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科学家解析罕见癌症供血新机制
www.yongyao.net  2012-10-21 0:18:07  来源:生物通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遗传突变似乎增加了肿瘤中的红细胞生成。基于对来自罕见内分泌肿瘤组织的分析,这一研究发现有可能帮助阐明一些肿瘤生成新的血液供应来维持它们生长的机制。

研究发现还可能提供关于如何阻碍肿瘤生长,治疗与红细胞过度生成相关症等方面的信息。研究结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

“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新线索,有可能生成有用的信息来了解和治疗多种不同的肿瘤类型,”NIH尤尼斯•肯尼迪•史瑞沃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NICHD)院内研究部科学主任Constantine A. Stratakis博士说。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两名患者的肿瘤。他们都患有一种称作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的罕见肿瘤类型,其由肾上腺外表的嗜铬细胞所形成,靠近血管和神经。嗜铬细胞可生成去甲肾上腺素。一名患者还患有一种称作生长抑素瘤(somatostatinoma)的罕见十二指肠肿瘤。

自出生以来,两名患者都具有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一种身体产生过多红血细胞的罕见疾病

肿瘤组织分析结果揭示低氧诱导性因子(HIFs)基因家族中的一个基因发生了变异。HIFs一直以来被认为与肿瘤的形成和癌症的进展有关。HIFs由两个称作α和β的亚基组成,这些亚基被证实在癌症中发挥作用。在当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改变的HIF2A基因生成的蛋白相比于标准的基因形式破坏速度减慢。研究人员也证实当存在这些蛋白质时,激素水平增高刺激了红血细胞生成。

在诸如肿瘤组织等低氧条件下HIF基因最活跃。Pacak博士解释说过去的研究发现患者的红细胞增多症在副神经节瘤或嗜铬细胞瘤移除后消失。

由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突变有可能改变了基因的活性,导致了更多的肿瘤在他们检测的患者体内生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