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泡沫的污水直排窑河
被推卸的污染责任
泗洪县位于淮河中游,洪泽湖西畔,工业支柱产业是酿酒业。该县水质污染由来已久,受官方和媒体的影响,当地人已习惯性地认为,“污染责任在上游。”
《泗洪县环境质量报告书》曾称,“八五”期间从安徽、徐州流经泗洪县的河流水质日趋下降 ,造成污染事故和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七五”期间。
2011年9月的《宿迁日报》刊发消息,称“该县境内每年受上游河水污染严重,上游安徽省每年制粉季节,其废水随各省界河流下泄,所至之处全部黑臭,给泗洪县境内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造成洪泽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许多水生动物死亡绝种……”
到底是谁污染了泗洪县?调查中发现并非“责任在上游”那么简单,其污染路径在泗洪县均有迹可循。
追溯到2005年7月,针对山芋制粉废水排放引发的污染问题,泗洪县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强山芋制粉废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洪政办发〔2005〕50号)。该意见称,“我县山芋种植面积达25万亩,由于芋干销售困难,致山芋制粉废水排放数量不断增加,影响范围不断扩大,污染危害不断加重,污染事故频发,危害到全县的水产养殖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威胁到南水北调的水质安全,损害泗洪对外形象,与泗洪生态示范区的称号不相和谐……”
而在2011年,泗洪县经济开发区多家蓄电池生产企业致附近村民多人血铅超标,此事一经媒体曝光即受到广泛关注,当地群众至今仍谈铅色变。
此次调查的双沟酒业的污水排放问题,更加暴露出泗洪县严重的污染问题。以酿酒业为支撑的泗洪县,其制酒企业并非双沟酒业一家,而作为知名企业的双沟酒业竟如此排污,其他不知名的中小制酒企业的环保问题显然更直探究。
双沟酒业
亟需更正的生态观
2005年6月,泗洪县政府对外宣称,“实施四大工程创建环保城市”,并提出全县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由1996年的58.6%上升到当年的99.4%。 即便在今天6月份,泗洪县县长徐勤忠在副县长张继银及县财政局、住建局、国土局等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对双沟酒业工业园区项目,深入酒业园区进行调研,徐勤忠提出,“1是双沟镇对涉及到双沟酒业园区扩建的道路施工、征地调处工作要进行全方位的帮办。2是要加快拆迁扫尾工作进度,双沟镇要全力以赴、多措并举保证工作到位,既要把工作做好,又要做到稳定可控。3是希望双沟酒业抢抓机遇,加快项目建设速度,争取早建成早达效。"
一再强调经济效益的泗洪县政府和职能部门,对污染则视而不见,主动降低环保要求,企业自然也得过且过,致使污水直接外排污染濉河,居民噪音不断,卫生防护距离严重不足的违规建设现状。
自上个世纪末,泗洪县曾连续斥巨资对县城濉河两岸的景观带进行建设,而七年之后,因“污水管道不经处理直排河道,运货码头疏忽管理轮渡污染”等原因,曾经美丽的濉河已经成了泗洪名副其实的“龙须沟”。
2008年12月网友“西楚牧鱼”公开了一组当地治理濉河的照片,引来网友热议,“泗洪政府在‘造孽’、‘泗洪人民的悲哀’”等评论不绝于耳。
一位当地退休官员则直言:“地方政府扭曲的政绩观和谋求带血的GDP,只会使泗洪百姓遭殃。”
尽管质疑声不断,却未影响到泗洪县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追求。今年4月,泗洪县召开全县环保大会,将生态建设与创模工作以目标责任书的形式下发到有关单位,并掀起全县“创模”高潮。
有专家则指出,“创模”本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城市对生态的维护,积极建设宜居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首先要具备工业企业排污100%达标等最起码的环境要求。
治污不甚积极,“创模”则一度高调。泗洪县濉河臭水横流、企业排污混乱不堪,如此环境现状下,泗洪县委县、县政府则对追逐环保模范城市的荣誉却充满着热情。不在治理污染上痛下工夫,而 一心谋求“创模”,这样的环保理念,还如何来治理好环境。
在当地群众看来,是不是环境模范城市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沟酒业的废水何时不再乱排,濉河的水何时才能恢复原先的洁净,泗洪县何时才能走出生态发展困境?对此,《中国环境观察》将继续予以关注。
- 2013.01.06
- 2013.01.08
- 20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