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体检过关了,至少一年都可以高枕无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做过体检,且各项指标都正常的人,不到半年就被确诊为癌症。这不免让人心存疑惑:体检是不是都白做了?为何不能检查出肿瘤来呢?肿瘤科专家指出,常规体检较为大众化,未必能够抓住某一种肿瘤早期症状,因此,专家建议,如果要防癌,体检重点还是要查肿瘤标志物。
常规体检大众化 缺乏“个性”筛查
参加过集体单位体检的人都知道,一个单位几百人都要在那几天进行体检。所以,在体检项目上通常都是安排了一些非常基础的检查项目,比如内科、外科、血常规、尿常规、胸片等。这样一来,体检项目并不是针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因此,不具有针对性,也就容易漏掉很多发现癌症的机会。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邹冰心指出,只有乳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可能在无症状的情况下,通过外科的体检,比如触检乳腺或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其他的肿瘤单凭这些基础的体检很难发现端倪。
据记者了解,大宗的单位体检中,少有专门针对某一种肿瘤的标志物筛查,除非肿块特别大,像乳腺癌、宫颈癌、肺癌等,可以通过常规的体检,触诊、B超、X光片能够发现。
肿瘤早期无症状 常规体检易漏查
体检的时候,各个科室门外都排着长队,医生像流水作业一样,过程略显仓促,这样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就有可能被医生给忽略了。实际上,在临床上,只有30%的患者是早期发现肿瘤的,而70%的患者发现患有癌症时已经是中晚期了。很大的原因就在于肿瘤在早期并无典型的症状,这是由癌症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邹冰心指出,很多癌症早期并没有典型的症状或者说没有症状,比如胃癌早期和胃炎的症状相差无几;肺癌早期的症状就是咳嗽、咯痰,而只要有抽烟史的人,多少都会有这些症状,等到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的时候就已经是晚期了。
另外,癌症早期时肿瘤的体积非常微小,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埋藏在身体的较深位置,常规体检及影像学检查难以保证都能查出。
常规体检并不等于早期查癌
人们往往以为做了体检就等同于做了防癌检查。事实上,常规体检并不等于早期查癌,更不是专门的防癌体检。
“目前临床上,比较简便易行的防癌检查是血清学防癌检查。”邹冰心说,“肿瘤标志物是人体内产生的一些特殊物质,它在肿瘤患者体内含量明显超过正常人,通过血清或血浆测定其含量,就可为癌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这一项检查比较简单,抽2毫升静脉血即可。”
以癌胚抗原(CEA)为例,这是一种酸性蛋白。CEA升高常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中。陈先生在体检中,发现其血清中CEA水平高出正常值(CEA正常参考值为0-5ng/ml),于是他赶紧到医院做检查。后来再做肠镜检查才确诊其患上了大肠癌。邹冰心说,癌胚抗原与大肠癌的分期有明确关系,越晚期的病变,CEA浓度越高。当CEA超过20ng/ml时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肿瘤。
因此,在进行体检时,要注意体检项目的选择性和针对性。比如家族有人患肿瘤的话,到了40岁以后就应做针对性的筛查。
Tips防癌体检筛查时间
筛查肺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低剂量螺旋CT检查,普通人群早期筛查最好拍片而不推荐使用胸透。
筛查肝癌:对高危人群建议半年进行AFP(血清甲胎蛋白)监测、一次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肝增强CT的检查。
筛查胃癌、食管癌:每两年进行一次上消化造影检查,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筛查结直肠癌:从50岁开始,选择大便隐血试验、CEA(癌胚抗原)监测、直肠指检等。
筛查宫颈癌:初次性生活的3年应开始筛查,每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
筛查乳腺癌:35岁以上妇女可做B超检查,40岁以上的妇女应做乳腺彩超检查、乳腺钼靶检查。
筛查前列腺癌:从50岁开始做筛查,每年进行一次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检查、B超检查。
筛查鼻咽癌:高发地区及高发年龄段的高危人群要定期进行EB病毒检查、鼻咽间接镜检查。
- 2010.12.31
- 2011.01.02
- 2011.01.03
- 201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