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的12岁女孩姗姗,6年来一直喊头疼,直到去年在一次体育课跑步时晕倒后,家人才将她送往医院诊治。医生告诉了他们一个奇怪的病名:烟雾病。
烟雾病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致使大脑供血不足。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由于大脑的供血需要,故颅内会不断生出许多微小血管来参与大脑的供血。因此在脑血管造影时会呈现出似吸烟时吐出的烟雾,烟雾病名字也由此而来。
烟雾病影响脑功能
据了解,姗姗6岁时就经常喊头疼,当时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检查出她头疼的根源。上小学后,家人发现姗姗的学习成绩逐渐跟不上班里的其他同学。
姗姗刚到浙医二院神经外科诊治时,与同龄人比起来不仅胆子小,智力也确实比较低下。这些正是烟雾病造成的典型症状,病情会影响到孩子的脑功能发育和智 力。手术后姗姗整个人的状况有了好转,她逐渐变得开朗活泼。虽然不能完全挽回疾病这么多年对姗姗造成的伤害,智力的改善可能也不会短时间内呈现出来,但这 已经是很大程度的改善了。
烟雾病在分布上呈现典型的地域性,多发于东亚国家,日本是全球最高发的国家,中、韩其次,为日本的1/3,而 欧美国家仅为日本的1/10。在中国,该病也同样呈现出地域性。浙江、河南、安徽属于高发省,而浙江省中又以诸暨为最高发市。高发年龄小儿为8~12岁, 成年人45~50岁,女性发病率较高,可能与人种、家族遗传有关,但不具有传染性。
诊断多靠影像检查
由于烟雾病属于隐匿性疾病,在不发病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是出血和梗死。如果微小血管处在功能区,那么就会导致相应的功能受影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偏瘫。
由于烟雾病不发病时基本上没有预兆,所以一般的血液检查很难发现。目前,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仍然是最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磁共振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MRI/MRA)可以对大部分烟雾病患者做出明确的诊断。
烟雾病的治疗一般分两类: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外科手术解决脑部供血问题,通过脑部“搭桥”术,形成一个由颈部血管连通大脑内血管的血管桥,将颅外血流直接引入颅内。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做颅脑手术。内科治疗则是针对血栓即脑梗对症治疗——降颅压、止血、水肿消退。
一旦查出了烟雾病,有条件的最好还是要积极治疗,接受手术。相关统计显示,不做手术的患者在此后的几年到十几年内,会有2/3的人出现严重并发症,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小于5%,所以说冒这个风险还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