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士力景观之一中华医药图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治末病,让每个人“生得优、活得长、病得晚、走得安”成为天士力大健康事业的目标。
从1200万元到240亿元,天士力只花了20年。这20年,闫希军带领下的天士力从生产复方丹参滴丸一个药,发展到成为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药、特色专科医疗、保健品、健康食品、化妆品、安全饮用水、生物普洱茶等领域,集科研、制造、物流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集群。
路在脚下,未来这艘巨舰将驶向何方?“我们在做产业的倡导者、大健康产品的创造者、大健康文化的践行者、大健康管理方案的设计者。”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闫希军说。
一颗不普通的普通药
上世纪90年代初,闫希军在解放军第254医院工作期间,积极投身于中医药的创新开发,为克服传统中药剂量大、剂型落后、起效慢、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开始自主研制现代中药产品。
1994年,闫希军研发的复方丹参滴丸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复方丹参滴丸及其系列研究”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列入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这一年,解放军254医院与天津中央药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天津天使力联合制药有限公司(即天士力集团的前身),军人闫希军兼任总经理。 1998年,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军队不再从事经商活动的重大决策,闫希军率领战友集体转业,创立天士力集团。2002年,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企业发展走上了资本快车道。
目前,复方丹参滴丸仍是天士力的中药品种之一,年销售额超过20亿元,并保持稳步增长。
笔者几次前往天士力都没能实地进入生产现场参观。天士力是封闭的,据天士力工作人员介绍,为了保证生产环境清洁,减少人员对药品生产环节的污染,非经培训授权人员不能进入生产车间。同时天士力更是开放的,天士力在设计厂房时就将参观通道考虑进去,建有参观通道,可以通过参观通道看到生产全过程。除参观通道外,天士力还建有监控室,在里面可以看到天士力各个产品的生产全过程。天士力愿意将生产设备和工人曝光在镜头和目光之下,欢迎大家监督,2004年天士力成为天津市第一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企业。
据悉,天士力自主研发的生产线可以实现自动在线采集和监控,利用先进的采集设备和自行开发的软件系统将滴丸制剂过程中的重要工艺参数和生产过程信息有效地进行管理,从自动采集、储存、报警到自动调整,全方位实现了复方丹参滴丸制剂过程的质量控制。规模化、自动化、标准化、数字化的现代中药制造技术,解决了传统中药内在成分质量不稳定的缺点,实现了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定量、可控,填补了国内药典空白。
“研发滴丸生产设备的团队,我们一次就奖励了980多万元,研发这些设备前后差不多花了4000多万元。”闫希军很自豪地说。多年来,复方丹参滴丸的优化工作一直在进行,提高生产速度、降低辅料含量、提高载药量、滴丸的成形、颗粒均一度……目前围绕复方丹参滴丸的专利授权就有几十项。
天士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滴丸生产线
一个核心带两翼
“我们有个产品在申请欧盟的认证。前几天欧盟的专家组来天士力进行现场检查,对我们的生产质量控制过程赞不绝口,最终高分通过。”闫希军很自豪地说,不仅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的其他产品也同样高质量、严要求。
天士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药材种植、饮片炮制、重金属和农药残限量控制、有效成分提取、制剂工艺、质量标准、基础药理、临床疗效等多方面对复方丹参滴丸进行系统研究,确保了产品质量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目前,复方丹参滴丸已经在美国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并正在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目前Ⅲ期临床进展顺利。完成Ⅲ期临床试验后,复方丹参滴丸将会以药品身份正式打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
复方丹参滴丸证明了天士力人的诸多能力,比如创新研发、精益制造、产品营销等等。
目前,天士力已经逐步构建了现代中药、生物药、化学药三大制药平台共通的集群优势,产品覆盖心脑血管、消化肝胆、代谢类、抗肿瘤等多个治疗领域,形成了更多产品、更多治疗领域的协同效应和产品群优势。2013年度,上市公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10,806.59万元,同比增长18.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2,038.40万元,同比增长37.52%。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492,211.68万元,同比增长25.12%;同时,公司市值从年初的285亿元上涨至报告期末的443亿元,净增158亿元,为上市11年来增值最多的一年。
“大健康产业是我们的产业主线,我们未来产业的核心依然是把生物医药做大做强。”闫希军说。天士力控股集团制定了“一个核心带两翼”的战略方针,即以大健康产业为主线,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核心,以健康保健产业和医疗康复、健康养生、健康管理与服务业为两翼。集团正在全力推进“五个一”工程:做好一盒药、一瓶水、一杯茶、一樽酒,规划设计好一套健康管理方案。
源头把控倡GEP
遵循这一战略思路指导,天士力正致力于实现全产业链资源的一体化。事实上,早在1998年,天士力就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符合中药材种植管理规范(GAP)的药材基地,天士力在陕西商洛的丹参种植基地也成为第一家通过国家GAP认证的基地。
“现代中药首先要把握住源头。”闫希军说,目前天士力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多个药材基地,这些药材基地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模式,有庄园式、合作社式等等,但核心只有一个,就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减少农残、降低重金属含量。
2013年秋,在河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政府、安国市政府与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安国市签订协议,共同建设安国数字中药都项目。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将建成包括中药材综合交易中心、产品检测中心、中药材精制饮片加工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等专业中药材交易与商贸市场园区及部分配套仓储物流区。
“这个项目建成后,我们会引入多家企业,通过与省、市政府联动,打造中药材流通的数字化平台,确保流通环节的规范。”闫希军说。种植环节是药品质量保证的第一步,流通环节是第二步,第三步在生产环节。
2001年10月,闫希军在“中药与植物药国际高级论坛”上首次提出建立中药提取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EP),这在国际制药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由中国企业、中国人提出创立行业标准。
闫希军认为,在中药种植环节有GAP规范,生产环节有GMP,但在中药提取环节是断链的。天士力建立GEP规范的目的就是要解决GAP不能解决的中药材自有毒性的分离,以及GMP难以克服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问题。“我们要做行业的最高标准。”闫希军说。
- 2010.07.19
- 2008.05.22
- 2009.02.11
- 2008.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