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彬表示,通过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和药品的公开采购配送,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同类服务和药品会比城市医院同类的便宜很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吸引农民就近求医,也让卫生院因为业务增加在短期内恢复元气。
“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
财政扶持到位的同时,乡镇医疗还需要大量人才的注入。
姚志彬向记者坦言:“目前,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最大的困难还是人才,很多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水平很低,医生的收入也太低,不少医科大学生、大专生都已改行,宁可到珠三角打工,在就业市场上晃荡,也不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医疗服务。”
事实上,乡镇卫生院存在的“人才流失”的问题一直是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的“死穴”,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原有乡镇卫生院医生脱离原有系统自己开办“小诊所”的情况。
据广东省卫生厅提供的资料显示,乡镇医疗人才流失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医疗人员“完全脱离”了乡镇卫生院,即医生离开乡镇卫生院,在外办私人诊所,不再是乡镇卫生院在编职工;另一种是“半脱离”乡镇卫生院,即医生人事关系还在乡镇卫生院,但工资关系不在,停薪留职在外办私人诊所。
“我们很重视这个问题”,姚志彬表示,“所以我们决定从明年起,广东省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按每万名户籍人口配置10名医务人员,每人每年1.2万元标准给予补助。这笔补助金额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医务人员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此外我们还规定,安排给乡镇卫生院的年度经费不得冲抵中央和省政策规定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其他投入。”
广东省卫生厅有关人士透露,“完全脱离”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人员,可重新参加乡镇卫生院的招聘,得到卫生院聘用,成为在编职工后,可享受补贴。“半脱离”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人员,可向留职的卫生院提出复职申请,经卫生院和县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同意,重新成为卫生院的在编职工后可以享受补助。
据了解,除了通过补助和政策挽留人才之外,广东省卫生厅已经启动了“农村卫生人才培训项目”,在2008年底前,来自广东欠发达地区的7500名农村基层卫生院院长、业务骨干、乡村医生,将分期分批接受免费的专业系统培训。据广东省卫生厅统计,此举有望使全省3041个行政村、917万农民受益。
“我们改革的目标是打造廉价、便民的农村公益性医院。通过人才队伍建设,我们希望每个村建一所卫生站,每个乡镇建一所公益性卫生院,让农民有病及时治,最终让常见病能够在乡、镇甚至村里解决,中度难度疾病能够在县解决。”姚志彬说。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