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有很多药都不是很够,一般都只有4~5天的量。”曹文华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医院不少医师都养成了一种习惯,开药方时先问问药房缺什么药。
曹文华告诉记者,药招“三统一”之后,他们的手术费用的确降了不少,一个普通的阑尾炎手术由以前的2200多元降到现在的1700元左右。
“我们这里还好一些,南边有些地方女的得了病很多(家里)都不给治的。”旁边一位护士说。
她所说的南边指的是靠近陕西的宁夏南部山区,那里是目前我国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在那里,如果治病要花去四五万元,有些家庭就会考虑放弃。
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2006年宁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760.1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6.95%);其中20%低收入组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仅为931.5元,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却达1506.5元,明显入不敷出,需要通过借贷、动用历年积蓄来维持生活开支。
紧邻外科的内科门诊室内,墙上的一块牌子格外醒目:“(今日)无下列药:苦参片、去痛片、普东安、硫酸亚铁……”上面写着九种药品的名称。
“这些都是内科的常用药。”值班的护士抱怨,近一段时间,他们几乎隔几天就要调整一次,以提醒医生开处方时使用替代药品。
药品短缺的情况也发生在永宁县妇幼保健院。由于医院没有治疗2岁以下小孩子用的感冒药,该院儿科医师刘凤(化名)只得在一张纸上写下药的名称,让患者的妈妈去外面药店购买。
按照药招“三统一”的规定,所有纳入医保范畴的医疗机构都必须向指定的几家配送公司申购招标目录中的中标药品,不得私自采购。而政府招标的药品目录中根本就没有把治疗2岁以下小孩子的感冒药列在里面。
记者从永宁县卫生部门了解到,目前永宁县医疗机构中标药品一次申购配送率约为30%,经过三次申报后配送率也只能达到60%左右。
药招“水土不服”
医疗机构药品短缺的问题不只出现在永宁县。自去年6月正式推行至今的15个月时间,宁夏药招“三统一”解决药价高的办法依旧“水土不服”。
相较全国其他地方,宁夏药招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政府主导,全程监控:招标政府主导,医疗机构撤出,斩断了其与制药企业间的链条;“只招厂家,不招商家”彻底剔除了中间环节,确保药价最低;而政府统一价格和配送,又可确保改革的实惠最终落实到老百姓头上。
官方公布的数字也显示,两轮招标后宁夏药价降幅高达48.76%和40.68%,两项累计让利百姓2.59亿元。
然而,另一组数字又使施政者陷入了一种尴尬:二级以上医院配送率为60%;边远乡村配送率更低,只有40%。而按照药招“三统一”最初设定的方案,这两组数字都应该在80%以上。
“宁夏是小市场,而且地处西北,运输等费用本来就要高于广东和四川。”河南某药厂驻宁夏代表抱怨,价格实在太低了,没法做,在第一轮竞标成功之后还是决定撤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