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医改方案在两会之后才能最终落定,但这丝毫没有减少社会各界对它的关注。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以百姓利益为依归的改革目标。
3月3日,卫生部部长陈竺也明确表示,政府将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占主导地位。
3月3日晚,在参加本报“专家看两会医药热点”访谈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卫生经济与管理学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学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郭云沛,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乳癌科主任江泽飞教授也都认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顺应民意,关键是要迈腿“走路”了。
政府主导筹资有利医患
王拥军:在美国,由政府埋单来保障老百姓的基本医疗,是其基本责任。政府利用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保证最穷的人也能看得起病,医院没有负担,老百姓也没有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医患关系非常好。
江泽飞:通过政府的监控机制,让医生、患者不至于担心没有钱,也不至于让医院担心少数病人得救后不交付费用。
刘学:公共卫生体系方面政府的保障也很重要,包括疾病传播的控制、疫苗接种等,都应该由政府主导。
郭云沛:因此,政府主导最根本的是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完善国家的健康政策,把注意力放在制定提高国民健康的政策上。当然不是说一点市场化都不能有,但目前第一步要走的还是体现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在逐步完善的情况下,稳步推行市场化。只有这样,才能对医患都有利。
医患关系不能叫紧张
江泽飞:医患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们有着共同敌人———病魔,因此本就应该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过度强调这种紧张关系,没有必要。
郭云沛:但不可否认,医患关系之间的确有一些“不和谐音”,这是因为患者和医生彼此看待对方的身份时,属性不一样:患者是求助性的,对每一个环节期望值都很高;而医生是施教性的,再加上人心本身就脆弱敏感,就使一种很正常的社会关系产生了错位。但光把责任推给医生,显然有失公允。
刘学:医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信任关系的问题。现在,动机信任对医患关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时候,医生跟患者沟通方式、态度的改善,都有助于增强信任关系。
- 2010.02.27
- 2010.01.18
- 2010.03.31
-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