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推算,仅5年后,也即从2013年开始,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人口(20~24岁)的规模将开始持久性大幅度下降。10年之内,也即至2023年,达到这个年龄组的人口规模比2013年时的要小1/4以上。“而这个年龄组的劳动力人口正是接受了最新教育、最具创造力的人群。这个人群规模大幅度缩小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性劳动力规模缩小的影响。”
王丰说,长时间的低生育率以及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将导致对养老与医疗健康体系的挑战,影响整体劳动生产率与整个经济的竞争性。当抚养负担日趋加重时,人口老化也影响到代际关系,甚至社会的整合与民族的兴衰。
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性别比失调几乎成为东亚国家特有的现象。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教授陈卫说,在西方国家,低生育率并不会导致性别比失调,但在东亚国家,两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原因是性别选择。”他说,在东亚文化中,男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被认为要比女性高,因此在只想生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通过性别选择来生男孩。
而性别比失调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婚姻挤压,即婚龄男子找不到对象,由此又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比如单身未婚者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性犯罪、非婚生育与私生子问题、独身者养老、社会稳定问题。5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的男性婚姻挤压曾导致了大量“老兵人口”的养老问题、“山地社会”童养媳问题、离婚率上升问题和当时台湾社会风气堕落等。
生育率下降也会带来家庭结构的变化。在独生子女政策下,产生了所谓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即一个子辈、两个父辈、四个祖辈这样的倒金字塔结构。陈卫说,虽然未来严格意义上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在多大规模内出现,还是个疑问,但家庭子女数趋少,人口寿命延长却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意味着子女负担父辈和祖辈的养老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为独生子女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成长环境。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说,这种环境的本质特点是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手足之情。“没有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游戏,儿童会缺少很多重要的心理体验,比如成就感、挫折感、信任感,而这些对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不可或缺。”他说,缺少手足之情的童年,幸福感会大打折扣。
陈卫说,关注极低生育率的严重后果,就需要尽早进行理论研究和制度准备。一些极低生育率的欧洲国家出现的人口负增长和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警示。“由于人口发展具有周期性、人口问题具有长期性,把握不好低生育率的‘度’,将会导致难以逆转的长期后果。”
目前,中国国家人口发展战略已经制定了总和生育率为1.8的目标。在政策上,除了河南外,双独生子女都可以生二胎。但是对于放开生二胎的社会呼声,国家计生委强调稳定低生育水平。陈卫说,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低生育率还不稳定,放开后可能会反弹。
“以后人口政策调整的方向是,不论是不是独生子女都可以生二胎,这样既有利于人口协调,也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陈卫估计,这个政策已经不远了,大概在2015年。
来源:新世纪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