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状
一方“雨涝”一方“旱”
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即使是基层社区医院的普通医师,一年中所收到的大大小小的医学学术会议通知少则十多个,多则数十个。
与此相反,河南省某县级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主任医师向本报记者表达了他的无奈:“我们医院平时很少有参加高端学术会议的机会,即使是我们院长,每年也不过参加一两次。”
这一方面是学术会议多如牛毛,使得频繁参会的专家疲于奔命;另一方面,由于资源的不均衡,部分地区学术会议偏少,级别和组织规模有限,大批临床医生缺乏学术“养分”滋补。
“含金量”缺失
在采访中,专家们普遍反映,目前的学术会议虽然数量不少,但真正具有学术价值的会议却并不多见,很多会议都如蜻蜓点水般匆匆而过。对于那些研究“浅尝辄止”的泛泛而谈,专家们不禁感慨:“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却收效甚微。”其学术“含金量”大大降低甚至被抹杀了。
而“含金量”的缺失还表现在会议所讲内容的重复和匮乏。一位参会代表告诉记者,他好不容易争取到参加自身所在领域学术会议的机会,结果两次会议上碰到的是同一批专家,而专家所讲的内容完全一样,毫无新意。
“观光旅游”成为代名词
对于那些学术内容如浮光掠影一般的会议,在某些人看来,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无味”的原因不言而喻,而“可惜”的原因在于,很多会议组织方都安排了除会议之外的旅游活动,又得学分又能行万里路,如此安排难免会吸引不少参会者。面对这种现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黄从新呼吁:“学术会议不是游山玩水!”他认为,这样的参会意图完全是本末倒置。
■ 症结
缺少足够的专家资源
有一位教授在参加一次医学学术会议时,对另一位同来参会的医学专家笑言:“我见你的机会比见我老婆的次数还多!”
这种现象在业内较为普遍。
黄从新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举办的学术会议数量不少,因为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各地医生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医学发展和医学信息的交流。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也表示,学术会议对于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学术会议是毕业后再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如果缺少学术会议,对于一些新理论、新方法、新进展的传播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是否有足够多的专家资源和学术进展可以支撑起数量众多的学术会议,并保证其质量呢?
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峰教授的一个比喻揭示出了问题的本质。她表示,医学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临床试验的最新成果不可能像雨后的春笋般繁茂。因此,并不是每个学术会都有“重大消息”可以发布。从这一角度分析,医学就像“红木”,其生长周期特别长,但它的价值相对要高。“我们非常愿意和其他专家有更多学术上的交流,从而获得新知。但如果会议过多,而学术知识的更新积累又没那么快,那就成了‘炒冷饭’了!”凌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