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转氨酶下降意义不大
“即使是通过药物让转氨酶下降,意义也不大。”张朝曦称,一旦查出过“大三阳”、“小三阳”,说明人体的肝脏已被实实在在地损害过,即使转氨酶下降、甚至“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了,也不能掩盖肝细胞曾经受损的事实,也不等于病毒已不存在并且不会再次活跃起来。相反,有一部分“小三阳”患者体内的病毒已经变异,而且在没配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的情况下,病情可能继续恶化。
因此,专家建议,“小三阳”患者即使只查出是HBV—DNA少量复制,也须反复跟进病情的变化,如果HBV—DNA呈阳性且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半年以上出现异常,就应引起警惕,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因为反复或持续的肝炎活动会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演变成肝硬化,其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比例也比较高。
10%“小三阳”患肝癌几率更高
专家指出,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慢性肝炎到肝癌中间会经历肝硬化这个阶段,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乙肝患者只有部分遵循这条规律,有一部分“小三阳”患者可直接转化成肝癌。因为乙肝病毒具有整合功能,可诱导肝细胞突变,改变原来的形态而逃避了免疫监视,因此可能存在着测出的指标呈现阴性的假象,令患者放松警惕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一旦出现症状才检查时,很可能已患上了肝癌,甚至已是肝癌晚期。这也是近年来有些专家认为部分“小三阳”病情比“三大阳”严重的原因。事实上,这种情况约占“小三阳”患者总数的10%,它的特点是病毒变异,复制活跃,传染性强,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比多数“大三阳”可能更高。在治疗上,可采取免疫疗法与抗病毒药物相结合,促使乙肝病毒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而不应仅仅是护肝降酶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姑息疗法”。
酒精对肝的损害仅次于肝炎病毒
“养肝护肝虽有不少讲究,但无论是从正常人养生防病的角度,还是肝病患者调养的角度来看,酗酒都应成为最重要的饮食禁忌。”张朝曦称,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过量或长期嗜酒者,肝中反复蓄积和长期残存的乙醛可严重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甚至坏死等病理变化,引发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等。
即使少量饮酒危害也很大
据临床观察,急性肝炎潜伏期的患者,由于大量饮酒,可突然发生急性重症肝炎,并可能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慢性肝炎患者一次大量饮酒可引起慢性肝炎急性活动,激发黄疸;乙肝“大三阳”、“小三阳”者,长期饮酒易致肝硬变和促发肝癌,缩短寿命。总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已受到损害,各种代谢乙醇的酶类活性减低,肝脏解毒功能下降,因此即便少量饮酒,损害也是比较大的。
乙肝患者应坚决戒酒
无论是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还是酒精性肝硬化,其病变的严重程度和饮酒史长短、饮酒量多少及营养状况有关,这三种症状可单独出现,但多是混合存在。一般来说,酒精性脂肪肝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般患者除了出现消化不良、上腹隐痛、口干口苦、口腔溃疡,偶尔也可有轻度黄疸等表现。早期只要及时戒酒,几个月后多可逆转;而酒精性肝炎症状已有所加重,其表现与病毒性肝炎有些相似,严重者可出现黄疸加深、肝内胆汁淤积,患者还可能伴有发热、脾肿大、腹水,重症者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等情况。如能及时治疗并从此戒酒,尚可稳定病情甚至还有逆转的希望,而一旦进入酒精性肝硬变阶段,就不可逆转了——有资料显示:发生肝硬化后约25%患者出现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因此,乙肝患者更应坚决戒酒,以免给本来已受到病毒侵害的肝脏“雪上加霜”。
来源:广州日报
- 2010.02.27
- 2010.01.18
- 2010.03.31
- 201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