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开通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慢性冠脉完全闭塞病变的开通相对比较非常困难,成功率很低。在冠脉CT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可降低技术难度,提高成功率。首先,冠脉CT可以显示闭塞的软组织影,给介入器械的前进指明方向。而造影只能看到血流终止的部位,也就是说CT显示的更长更多,有利于估计病变的长度和内部结构。冠脉造影记录的是瞬间的情况,但是CT记录最高的造影剂的密度值,显像更加充份。通常慢性闭塞病变存在复杂的成分,包括极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溃疡、曲折弯曲等,冠脉CT对预测慢性闭塞病变能否开通有很大帮助。对于单纯的斑块性闭塞,导丝轻松而过。而严重的钙化病变,再通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PTCA无异于在石头上钻孔,广泛的钙化冠脉介入治疗要特别小心,支架不能通过,支架不能扩张,冠脉破裂穿孔常常发生在这些患者。
协助冠心病危险分层
目前有多种危险分层的方法,Grace分层主要是依靠临床表现,显然这种分层的方法过于简单,每个患者都去做冠脉造影是很不实际的。为什么不可以用冠脉CT进行危险分层呢?人们的担忧在于冠脉CT的阳性预测值不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软斑块阳性预测值并不亚于冠脉造影,问题主要出在复杂病变,特别是结构非常复杂的病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再死抠阳性预测值了,简单地将病变分成简单病变和复杂病变便可。简单病变行介入治疗,近期和远期效果都很好。复杂病变,也不必拘泥于非常准确地识别病变,大致知道是复杂病变便可,这些病变应该考虑其他再血管化方法。
冠脉CT的卫生经济学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不少专家提出质疑,多数人认为,冠脉CT要用80 ml的造影剂,冠脉造影也要用同样剂量的造影剂,而且发现了病变还要做介入,先做CT再做造影是多此一举完全没有必要。但很多人忽视这样一个事实,有相当多的患者在冠脉CT诊断冠脉正常后就不再行冠脉造影了。
从这一点看,冠脉CT是大大节省了费用。在我院,冠脉CT后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不足50%,正常冠脉者不在少数,这些患者做冠脉造影基本上是没有必要的。对就诊于我院患者的观察发现,先做CT再做造影,阳性率高达98%。这样一看,谁浪费谁节约就一清二楚了。
冠脉CT能用作随访吗?
研究表明冠脉CT能够监测经过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斑块的情况,CT的重复性好,优于临床指标,而且是无创的,可以反复检查。我院也正在进行类似的研究,冠脉CT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容易获得大量的病例和稳定的重复性。
冠脉CT的放射剂量问题
的确存在放射性的问题,但这是剂量相关的,我们不会象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天天送病人去做冠脉CT,大概每年一次冠脉CT应该不为过。此外,CT的技术快速发展,放射量只会减少而决不会增加。
来源:医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