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2007年,2008年的中国医改,从卫生经济理论延伸到了具体细节操作与政策制定。相比2007年理论和路径之争,2008年的中国医改争论更加聚焦利益调整。
随着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对外公布,参与争论和讨论不再仅是专家和学界,围绕医和药展延出的各种复杂链条上,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医院负责人等操作利益方都纷纷亮相。
2007年底,我们总结中国医改,选取了对医改政策研究酝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三名学界专家,分别展示了学者们对中国医改开出的不同“药方”,试图为公众展现中国医改理论争论的8个关键点。
2008年底,我们的“切口”更为开阔——面对1.3万字的新医改方案制度描绘,学者,和医药利益相关者们,即协会代表、企业、医院、政府官员有不同的声音。
希望以此为切入点,再次为公众展现,中国医改进入政策操作阶段的8个关键点。
10月14日,新医改方案对外公布,正式公开征求意见。
从厚达40页的内容中,公众还是看到了两年来的争议达到的共识:财政“埋单”公共卫生、医保全民覆盖、加大政府卫生投入、投向倾向基层、强调基本、供需兼补等。
然而,共识后争论没有止步。
医改关键性的制度和体制改革设计到底是什么?学者和业界在寻找。在学界看来,最怕的是看似方案观点包罗各方观点、颇有地方试验空间,但利益却隐藏在前后观点矛盾的“迷雾”中。
拨开“迷雾”,需要从以下8个关键点入手。
重构药品流通体制
朱恒鹏(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新医改方案中提出的“基本药物供应体系”,即政府组织的定点生产、统一价格、统一配送”制度,实质上是“药物统购统销”模式。
这种做法必然会导致药品生产和配送的行政垄断局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可能导致的全方位垄断局面。即这意味着行政部门将垄断全国基本药物,可能占全部药品消费的70%以上。
实质上,由于占据药品零售70%以上市场份额的公立大中型医院严重偏好高价药、排斥廉价药,从而极大地抑制了这种高效率的市场化药品配送模式的发展。
所以,解决廉价药问题关键是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医院运行体制改革。即现行医药定价机制,用经济激励办法来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是基本药物制度“落地”的根源性改革方向。
于明德(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行业会长):基本药物真的没人生产?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生产化学制剂厂家4000多,中成药7000多。我国药品制剂生产能力严重供过于求。在这种情况下怎么会有廉价药缺失?部分廉价药缺失的根本原因是以药养医的卫生体制,关键是医院不愿采购。
显然,这种做法是统购统销思维方式,弊端是割裂了市场主体——生产、流通、使用三方的供应链,妨碍了供需双方的直接联系,强化了行政性市场垄断,可能引发的后果:效率低下、没有服务、资源浪费等。
“收支两条线”期待
顾昕(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收支两条线”是指医疗机构依然收费,但收来的费由政府收上去,再由政府会同政府其他拨款分配给医疗机构。这样一来,医疗机构固然没有任何动力多收费。但它也没有动力为大家多提供和改善服务。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设定很多的评价指标体系去激励他们,事实上,行政机构面对这么多的医疗机构,如何做到科学合理的评估?
现在新方案里显示,公立医疗机构中试行“收支两条线”。但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这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其中“超收上缴”最不可行。很多医院哪怕实际上有盈余,最后也会在账目上弄成“微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