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沈琳:胃癌治疗热点和趋势
www.yongyao.net  2009-2-13 16:03:57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术后辅助放化疗,INT-0116是一项标志性的临床试验,但由于该试验纳入病例中90%以上为D0/D1切除术,而D2根治术与D0/D1术后复发和转移模式有所不同,如美国报道常规施行D0/D1胃癌根治术后残胃及术野淋巴结复发率高达72%;荷兰报道D1根治术后术野局部复发导致的病死率高达36%,而D2根治术则降至27%;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临床随访资料中残胃或区域性淋巴结占25%左右,术后放化疗是否会改善D2根治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有待探讨。2008年两篇荟萃分析显示,术后进行辅助化疗较单纯进行手术有改善生存的趋势,但纳入研究的辅助化疗方案繁杂,不能确定优化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日本JCOG试验中,D2根治术后S-1辅助化疗1年有益于延长患者生存期。但试验中发现在辅助化疗组完成1年S-1口服的患者仅有65.8%,而且对血行转移并没有有效作用。由此可见,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去年XELOX、ECX以及联合AVASTIN在辅助治疗中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入组,今年可能会公布初步的结果报告。

另外,就选择术后放化疗还是单纯化疗,韩国一项对照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与同样方案序贯放化疗的随机临床试验,2009年ASCO GI会议上报告了初步的安全性资料,两组患者耐受性好,但还需要长期的生存随访结果来评估辅助化疗和辅助放化疗孰优孰劣。而东西方之间手术方式对术后长期生存的影响还需要标化的对比研究去证实。而有关术后辅助治疗的周期、时限、特别是实现真正的个体化等也都需要大样本长周期的临床试验确认。

晚期胃癌的治疗——重点关注化疗方案的优化

目前氟尿嘧啶类、铂类与紫杉类是最常用的三类药物,由氟尿嘧啶类和铂类或紫杉类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有效率可达35%~50%,但三药联合方案如DCF(多西他赛+顺铂+ 5-FU)、ECF等不良反应较大,疗效并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生存期的改善仍不明显,所以需要优化新的药物组合。近年出现许多改良方案,如改为以紫杉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或者以卡培他滨或奥沙利铂替代5-FU或者顺铂,ML17032、REAL-2等试验也证实了这些改良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近年两药组合治疗成为趋势,特别是紫衫类药物与口服的氟尿嘧啶类药物如卡培他滨、替吉奥(S-1)等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新的一年里相关研究的报道会逐渐见于会议或杂志。另外,有关维持治疗是否会影响患者的生存期也会成为新的研究点。晚期胃癌的二线治疗方案尚未确定,将成为另一关注点。

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更多靶向药物用于晚期胃癌和辅助治疗

胃癌的靶向药物治疗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常用于其他肿瘤针对Her-2、VEGF、EGFR的单抗或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剂,特别是多靶点抑制剂都陆续试用于胃癌,如曲妥珠单抗、阿瓦斯汀、艾比特思都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前两个已完成入组,相信初步结果在今年可见报道。而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拉帕替尼、舒尼替尼等也已完成Ⅰ~Ⅱ期临床试验,Ⅲ临床试验今年启动。还有有关新靶点mTOR、C-met等抑制剂也陆续进行Ⅰ~Ⅱ期临床,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靶向药物用于胃癌治疗,国内也有多家医院会参与到这些临床研究中来。同时,国内同行们也在努力开展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如阿瓦斯汀、艾比特思以及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靶点药物等晚期胃癌治疗作用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或接近完成。

未来一年中,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胃癌以及作为新辅助或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成为胃癌药物治疗的突出热点。

胃癌的个体化治疗——寻找判断预后以及预测疗效的分子标志物

由氟尿嘧啶类和铂类或紫杉类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胃癌的有效率达到40%~50%,但仍有半数以上患者有害无益,因此,寻找与各种药物包括靶向药物疗效相关的分子标志物,以合理筛选高效低毒的药物组合,实现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近年药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发现,与化疗药物作用机制相关的某些基因或蛋白等分子标志物的表达与实体瘤药物疗效密切相关,因此近期在DNA、RNA以及蛋白水平对接受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的胃癌患者外周血以及组织标本进行多种标志物检测,以确认与药物疗效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必然成为胃癌药物个体化治疗的主要关注点。

来源:医师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