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综合征( hand- foot syndrome, HFS) 在1984 年由哈佛医学院英格兰戴肯尼斯医院的Jacob Lokich 和CheryMoore 进行了报道[1], 当时观察到在长期反复接受5 氟尿嘧啶( 5- Fu) 或脂质体阿霉素化疗的患者中有25%会发生这种特异性皮肤综合征。HFS 又称为掌跖感觉丧失性红斑综合征( palmar - planter erythrodysesthesia syndrome,PPES) , 临床主要表现为指/趾的热、痛、红斑性肿胀, 严重者发展至脱屑、溃疡和剧烈疼痛, 影响日常生活。多种化疗药物可引起HFS, 而近年新的化疗药物卡培他滨所致的HFS 尤为严重, 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卡培他滨( capecitabine, Xeloda(r), 希罗达(r)) 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氟嘧啶核苷类似物, 在体内经代谢为5Fu 发挥抗肿瘤作用, 已较广泛地联合或单独应用于晚期乳腺癌及肠癌的治疗, 单药治疗应用蒽环类、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乳腺癌患者, 仍可获得20%~40%的缓解率; 对大肠癌的单药有效率为24%。一般用法: 2500mg/m2/d, 分早、晚两次餐后服用, 连用2 周、休息1 周为1 个周期。
卡培他滨相关性HFS 的发生往往导致停药或减量,影响疗效并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已被证实为其慢性剂量限制性毒性。因此, 预防、减少卡培他滨致HFS 的发生及减轻其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临床特点
1.1 症状体征[2~11]
典型的HFS 临床表现为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皮肤病变, 手较足更易受累。首发症状为手掌和足底皮肤瘙痒, 手掌、指尖和足底充血; 继而出现指/趾末端疼痛感, 手/足皮肤红斑、紧张感, 感觉迟钝、麻木, 皮肤粗糙、皲裂, 少数患者可有手指皮肤切指样皮肤破损, 出现水泡、脱屑、脱皮、渗出、甚至溃烂, 并可能继发感染。患者可因剧烈疼痛而无法行走, 严重时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1.2 病理表现
Narasimhan 等[12]通过对患者受累手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活检发现: 表皮的基底层细胞空泡变性伴增大、棘细胞层水肿和显著的角化过度, 真皮层可见皮肤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且淋巴细胞反应均为T 细胞介导, 还可见Langerhans 细胞显著增多。
1.3 分级标准
目前对于卡培他滨相关性HFS 有多种并存的分级方法, NCI 标准分为3 级: 1 级: 轻微的皮肤改变或皮炎( 如红斑、脱屑) 伴感觉异常( 如麻木感、针刺感、烧灼感) , 但不影响日常活动; 2 级: 如前皮肤改变伴疼痛, 轻度影响日常活动; 皮肤表面完整; 3 级: 溃疡性皮炎或皮肤改变伴剧烈疼痛, 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明显组织破坏( 如脱屑、水疱、出血、水肿) 。WHO 标准分为4 级: 1 级: 手足感觉迟钝/感觉异常, 麻刺感; 可见红斑, 组织学可见表皮网状组织血管扩张; 2 级: 持物或行走时不适, 无痛性肿胀或红斑, 还可出现红肿; 3 级: 掌和跖部痛性红斑和肿胀, 甲周红斑和肿胀, 可见皮肤皲裂, 组织学表皮见孤立坏死的角质细胞; 4级: 脱屑, 溃疡, 水疱, 剧烈疼痛, 可见水疱, 组织学示表皮完全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