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MALT 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因此, 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明确了国内外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临床指征、根除指征、根除方案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失败者的补救方案, 从而使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更加简捷化。
自1982 年Warren 和Marshall 发现幽门螺杆菌( Hp) 以来,人们不断探索人体感染Hp 所造成的危害。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 世界上有近半数人口感染Hp, 在发达国家Hp 的感染率在成人为30%~50%; 而在发展中国家, 成人感染率高达80%,10 岁以下儿童感染率为50%。2005 年胡品津等报道, 我国Hp 感染率为40%~90%, 平均59%。Hp 感染与社会经济状况呈负相关。人群感染率, 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但感染情况与性别无关。
Hp 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MALT 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但与食管疾病关系不明显[1,2]。正是由于Hp 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因此, 抗Hp 感染对这些疾病的防治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2005 年3 月欧洲幽门螺杆菌研究小组发布了Maastricht 共识。2005 年我国在安徽桐城制定了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共识。两个共识均明确了根除Hp 的临床指征。根除Hp 可从根本上改变消化性溃疡( PU) 的自然史, 使大多数PU 能得以彻底治愈, 治疗时间明显缩短, 复发率显著降低。根除HP 作为Hp 阳性PU 的治疗常规已在各国胃肠病学家中逐渐形成共识。我国的共识提出, 对消化性溃疡、早期胃癌术后、胃MALT 淋巴瘤及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患者必须根除Hp, 对计划长期使用NSAID 者、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GERD、胃癌家族史者支持根除Hp, 对胃肠道外疾病是否根除Hp 目前尚不明确。
1 抗Hp 治疗的临床指征
世界胃肠病学术会议Hp 专题组列出如下几点, 可供参考。
( 1) 难治性十二指肠溃疡, 需持续用药或有出血、穿孔并发症或考虑手术治疗者;( 2) Hp 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 排除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NSAID) 所致者, 宜抗Hp 治疗, 不能排除者宜用胃酸抑制剂或细胞保护剂治疗;( 3) 轻型溃疡患者应用抑酸剂或细胞保护剂疗效满意者, 一般不宜采用抗Hp 治疗;( 4)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 NUD) 和胃溃疡患者除做为研究外, 不建议抗Hp 治疗, 因其疗效尚不十分肯定;( 5) 克隆性十二指肠溃疡不宜抗Hp 治疗。
2 根除指征
2.1 欧洲Maastricht- 2005 共识推荐的Hp 根除指征
2.1.1 对消化不良的患者未经检查的消化不良患者检查后治疗;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确认有Hp 感染的患者, 需根除治疗; 易感人群中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成人患者, 检查后治疗; 非易感人群中患者, 检查治疗或经验性抑酸治疗。
2.1.2 对GERD 患者Hp 根除治疗并不引起GERD; 强烈抑酸治疗可能引起以胃体为主的胃炎和萎缩性胃炎; 对GERD 患者不推荐常规检测Hp; 对长期用PPI 维持治疗的患者应考虑检测Hp。
2.1.3 对NSAID 治疗的患者根除Hp 治疗对NSAID 相关溃疡有价值, 但不足以完全预防其发生; 对初次服用NSAID 者, 检查后治疗; 对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检查后治疗; 对长期服用NSAID并有消化性溃疡伴或不伴出血的患者可用PPI 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