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慢性HBV感染人群与药物性肝损害的研究进展
www.yongyao.net  2009-9-3 9:50:11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5 预防慢性HBV 感染人群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措施

临床医师必须熟悉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慢性HBV 感染者应慎用药物,减少或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对有乙型肝炎病史的肺结核患者,在选择抗结核药物时应慎用对肝毒性大的药物如利福平、吡嗪酰胺,或改变用药方法,将每天给药改为隔天给药[16]。除此之外,临床医师也应熟悉常用中药(包括中成药及制剂)的药理学作用及毒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严格辨证用药,正确掌握用药指征和剂量,在用药过程中,重新收集临床资料,以判定药物是否加重肝损害,禁止滥用药物、过量和长期用药。疗程较长的中药或制剂治疗乙型肝炎时,可尝试间隔用药,以观察有无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有研究显示阿拓莫兰对药物性肝损害的治疗有效[17]

6 参考文献
[1] 樊艳华, 樊贺红, 吴铁镛. 中草药所致肝损害[J ]. 合理用药, 2005, 3(5):40- 41.
[2] 周世民, 贾杰. 中草药致药物性肝病96 例临床分析[J ]. 中国热带医学, 2004, 4(5):765- 767.
[3] 陈逢梅. 药物性肝病83 例病因及临床特点[J ]. 广西医学, 2004, 26(5):672- 673.
[4] 乔宝安, 何建伟. 2003 年国内药物不良反应报道回顾分析[J ]. 西北药学杂志, 2006, 2(21):88.
[5] 田建华. 苦参素胶囊致乙型肝炎加重[J ].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36(6):407- 408.
[6] 石军, 郝菁华, 任万年.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MDA、GSH- PX、SOD 含量的影响[J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2, 12(1):8- 10.
[7] 王名贵. 肝病与抗菌药物的应用[J ]. 现代实用医学, 2005, 17(7):385- 387.
[8] 向晓星, 于乐成, 陈成为. 2005 年亚特兰大药物性肝病临床专题研讨会介绍[J ]. 肝病, 2006, 11(2):123- 126.
[9] 范思森, 范志亮, 李华甫, 等. 药物性肝炎94 例临床分析[J ]. 实用肝病杂志, 2006, 9(5):304- 306.
[10] Maria V A, Victorino R M.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clinical scale for the diagnos is of drug- induced hepatitis [J ].Hepatology, 1997, 26(3):664- 669.
[11] 高学敏. 中药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211- 1401.
[12] 施维群. 天然药物与肝损害[J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6(4):199- 200.
[13] 张顺财, 石碧坚, 王伟岸. 慢性肝病[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153- 161.
[14] 黄宁, 吴万春. 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J ].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06, 9(2):117- 119.
[15] 张前德. 汪履秋教授治疗慢性肝炎经验撷英[J ]. 江苏中医, 1999,20(8):9- 10.
[16] 吴伟文. 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J ]. 浙江医学, 2001, 23(7):429- 430.
[17] 徐昌君. 泰特治疗抗结核药致肝损害72 例[J ]. 浙江医学, 2002, 24(4):248- 249.

来源:浙江医学  作者:费中明 赵旭宏 郑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