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超声检查方法 仪器为美国HP5500型超声诊断仪, 7. 0 MHz线阵探头。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 :由B 超专职医师使用同一台超声诊断仪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定义:管腔内膜界面与中层外膜界面之间的距离。患者取仰卧位,检查部位包括颈总、颈内动脉, IMT于颈总动脉分叉近端1 cm处后壁测量或IMT最厚处,纵向超声显像可表现为由相对较低回声分隔的两条平行亮线,两线间距离即IMT,冻结颈动脉窦以下1 cm图像,测量3次IMT,取3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为颈总动脉IMT厚度值,根据IMT频数分布所有病例按IMT大小分成IMT < 0. 8 mm、IMT = 0. 8~1. 0 mm、IMT> 1. 0 mm 3组(分别为30、52、48例)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IMT) > 1. 0 mm为内膜增厚。在颈总动脉IMT三部分之间比较,年龄、身高、体重指数、血糖、尿素氮、肌酐、血脂分析均无显著差异。
1. 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2. 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均数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LSD)法。
2 结果
2. 1 高血压与C反应蛋白的关系
表1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与CRP浓度比较( x ±s)
组别 | 例数 | SBP (mmHg) | DBP (mmHg) | CRP (mg/L)) | CRP (mg/L |
对照组 |
65 |
110—139 | 70—89 | 4. 57 ±1. 02 | 4. 57 ±1. 02 |
高血压1级 |
45 |
140—159 | 90—99 | 7. 49 ±1. 36* | 7. 48 ±1. 35* |
高血压2级 |
35 |
160—179 | 100—109 | 8. 45 ±1. 41*Δ | 8. 65 ±1. 41*Δ |
高血压3级 |
25 |
≥180 | ≥110 | 10. 59 ±1. 95*ΔΔ | 10. 49 ±1. 96*ΔΔ |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 0. 01 ,与高血压1级组比较ΔP > 0. 05 ,与高血压1级组及2级组比较ΔΔP < 0. 05。
单因素分析中,高血压组中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 C反应蛋白浓度随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增高而增加。为除外混杂因素的影响,将多个高血压危险因素引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在排除其它危险因素影响后,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仍然与收缩压、舒张压相关。3个高血压级别间分别比较, 1级与2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 , 1级,2级分别与3级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 0. 05) ,见表1。
2. 2 不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之间与CRP的比较
一般情况比较结果示: IMT 0. 8 ~1. 0 mm 与IMT > 1. 0 mm患者比IMT < 0. 8 mm患者的高血压级别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 P均< 0. 05) 。高血压组C反应蛋白浓度、IM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IMT增厚, C反应蛋白浓度亦增大,各组IMT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 P < 0. 01)见表2及表3。
表2 不同高血压组别间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测定结果( x ±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 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