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学术科研 > 正文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www.yongyao.net  2009-12-29 11:18:57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1-2]。1990年全球髋部骨折病例中近一半发生于欧洲、北美及大洋洲,预计到2050年,随着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老龄人口比重的加大,这些地区髋部骨折患者数将占据世界总病例数大部分[3]。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一亿两千万,到2050年将达到四亿五千万[4],髋部骨折发生率可能也会呈现进一步增长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越来越倾向于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但是文献报道,有25%~75%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在术后4个月到1年髋关节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不能恢复到骨折前水平[5-7],术后日常活动能力障碍不仅会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据Braithwaite[8]报道,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如果出现一项或更多项持久性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则其预期寿命将减少2.6年。因此,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除了围手术期护理外,术后康复护理也已引起国内外护理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1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现状

Cooper[9]报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后1年,仍有40%的患者不能独立行走,60%的患者存在至少一项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如穿衣、沐浴、购物等),27%的患者术后居住于护理院。Magaziner[10]对67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调查发现,骨折后1年,有20.3%的患者不能自行穿裤子,有89.9%的患者不能独立上5级楼梯。Magaziner[7]对594例65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和年龄、性别及行走能力匹配的社区老年人进行队列研究,探讨髋部骨折对于老年人功能状态的影响,结果显示,髋部骨折这一因素分别导致26%、20%、6%的老年人行走、转移和整饰障碍。

2 老年髋部骨折肢体功能恢复影响因素

2.1 年龄

Koval等[11]对33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和术后日常活动能力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越大,术后3、6、12个月日常活动能力恢复越差,年龄≥85岁是骨折1年后日常活动能力不能完全恢复的一个预测因素。

2.2 骨折前活动能力

多项研究表明,患者骨折前行走和日常活动能力可影响骨折后的恢复水平[12-13]。Kagaya[13]对63例5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研究显示,患者术前活动能力可预测其出院时及6个月后的独立行走能力,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其回归系数分别是2.11和3.78。

2.3 手术方式

Blomfeldt[14]采用随机对照方法比较全髋置换术和内固定治疗术对102例7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是术后4、12、24个月,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无显著差别,但全髋置换术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内固定术组。

2.4 合并症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合并有慢性躯体疾病。Shyu[15]对110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纵向研究,结果显示无合并症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均优于有合并症患者,无合并症患者出院6个月躯体活动能力恢复至骨折前水平的可能性是有合并症患者的3.79倍,Koval[11]对33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后,亦认为合并症的存在会延迟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进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