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造假案近日引发了新一轮滋补品质量危机。除了暴利驱动,高端市场消费激增,而名贵食补原料供应紧缺,也是滋生造假的重要原因。
猖獗造假并不意外
6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个别企业以牛皮、马皮下脚料等劣质材料冒充驴皮制作伪劣阿胶的内幕,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然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却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感到意外,阿胶不是一个企业的,它是行业的,现在大家都在从事这个产业,一些小企业存在不规范投料,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情况,玷污了阿胶品牌。”早在2009年4月,张伯礼在山东调研时,就对东阿县很多小企业生产阿胶甚是担忧。而此次事件让他的这种担忧变成了现实。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东阿阿胶股份公司总经理秦玉峰介绍,阿胶生产造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些年,由于利益驱使,假冒劣质阿胶小厂如雨后春笋般递增。
相关数据显示,仅2008年至今,山东、河北、沈阳、河南等地即查处产品造假窝点40余个,假阿胶近3000吨,查处假冒侵权案件总金额3000余万元。
原料紧缺价格高昂
为什么一些不法厂家对阿胶造假一直趋之若鹜呢?原因很简单:原料驴皮资源紧缺,价格高昂。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阿胶市场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一方面,随着阿胶滋补养颜、调节亚健康的功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以及制作滋补剂膏的流行,阿胶市场需求大增,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阿胶的主要原料驴皮资源遇到前所未有的短缺,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我国家驴的存栏量以每年3.5%的速度递减,驴皮的价格日益攀升。而牛皮、马皮等下脚料的价格是每吨2300元左右,相差几十倍。
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透露,目前仅东阿阿胶在全国建立了13个养驴基地,并总体上控制了我国90%的驴皮资源。
因此,其他企业想以较低成本在阿胶市场分一杯羹的话,就只能动歪脑筋“为无米之炊”了。
- 2010.05.27
- 2007.10.31
- 2007.10.26
- 200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