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经常被反复大剂量使用或者呈持续用药的状态,常引发患者硝酸酯类药物耐药反应,这一反应可使患者所用的硝酸酯类药物临床效应下降,给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危害,因此临床医师和药师应了解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反应,采取必要的合理用药措施,避免这一反应的发生。
硝酸酯类有多种耐药现象
硝酸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一类药物,临床应用已有100余年历史。该类药物在近20年发展迅速,具有不同的种类、给药途径及制剂,主要包括硝酸甘油(NTG)、二硝基山梨醇酯(ISDN)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5-ISMN)。硝酸酯扩张动、静脉,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及降低心肌负荷和耗氧量,临床上广泛地应用于冠心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但是,早在1898年,Laws即提出了硝酸酯耐药的概念。硝酸酯类药物的耐药反应,使其临床价值受到限制。
在硝酸酯类耐药现象中有假性和真性耐药。
假性耐药:指因血管外因素所致的硝酸酯耐药现象。其机制为神经、内分泌反馈调节和循环血容量增加,发生在硝酸甘油治疗早期(24~48小时),即一开始大剂量的硝酸酯类就无血液动力学效应,常见于伴有右房高压或周围水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假性耐药用利尿剂可逆转。
真性耐药:指血管自身因素所致的耐药现象。其耐药现象的发生、消失均迅速,任何硝酸酯类制剂连续应用48~72小时后,即产生耐药,而经过一个短的停药期(24小时)后,耐药迅速消失。
此外,硝酸酯类还存在交叉耐药现象和特异性耐药现象。
交叉耐药现象:指不同制剂或不同给药途径之间均可发生交叉耐药,如用硝酸甘油贴膏产生耐药后,若再口服消心痛也会有耐药现象,这是因为所有硝酸酯类药物都是通过生物转化为一氧化氮而发挥作用的。
特异耐药现象:即同一个体的不同血管床,硝酸酯类耐药性亦不同,一般先是静脉血管床产生耐药,其次是小动脉,最后为大动脉;不同系统器官的耐药时间不同,硝酸甘油治疗第1小时内就发生体液向血管内转移,但24~48小时的注射后,肺毛细血管楔压才上升至治疗前水平,在治疗72小时后才对心外膜冠状动脉的舒张作用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