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孕妇早期妊娠反应较强烈,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医生往往允许服用少量维生素B6以止吐。
而有些孕妇以为维生素B6是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物质,没有坏处,就较长时间地服用。其实,长期过多服用维生素B6,可使胎儿对它产生依赖性,医学上称之为维生素B6依赖性。
为什么胎儿会对其产生依赖性呢?
原来,维生素B6与氨基酸的吸收、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脂肪的代谢有密切关系,是细胞生长的必需物质,胎儿的发育离不开它。然而胎儿发育生长,一日需1~2毫克维生素B6就足够了,这完全可以从母亲的饮食中获得。若母亲过多地服用维生素B6,胎儿就容易产生维生素B6依赖性。
胎儿出生后,维生素B6的来源不如母体里充分,孩子就容易出现兴奋、哭闹不安、易受惊、眼珠颤动。有这些症状的小儿,在1~6个月时还会出现体重不增,如诊治不及时,将会留下智力低下的后遗症。
不仅仅是维生素B6,其实长期服用维生素C也有影响,孕妇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导致流产。
服用过多的叶酸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如可能影响体内锌的代谢而造成锌缺乏,致使胎儿发育迟缓;会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而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等。大量服用维生素A可能导致婴儿骨骼畸形、泌尿生殖系统缺损以及硬腭豁裂;服用维生素E过多会使胎儿大脑发育异常;过多的维生素D则会导致胎儿的大动脉和牙齿发育出现问题。
孕期补充维生素,提倡优先选择食物。
一般在早孕时期(怀孕的头12周)是胎儿器官发育最为活跃的阶段,这时服用药物,包括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对胎儿危害最大。补充维生素制剂,建议在怀孕4~6个月后进行,最好服用孕妇专用的维生素制剂。如有特别需要,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来服用。总之,怀孕早期服用维生素制剂应该慎之又慎。
维生素B6的介绍
维生素B6又称吡哆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遇光或碱易破坏,不耐高温。一种含吡哆醇或吡哆醛或吡哆胺的B族维生素。1936年定名为维生素B6。维生素B6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及乙醇,在酸液中稳定,在碱液中易破坏,吡哆醇耐热,吡哆醛和吡哆胺不耐高温。维生素B6在酵母菌、肝脏、谷粒、肉、鱼、蛋、豆类及花生中含量较多。维生素B6为人体内某些辅酶的组成成分,参与多种代谢反应,尤其是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临床上应用维生素B6制剂防治妊娠呕吐和放射病呕吐。
在19世纪时,糙皮病除发现因烟硷酸缺乏引起外,在1926年又发现另一种维生素在饲料中缺乏时,也会引起小老鼠诱发糙皮病,后来此物质在1934年被定名为维生素B6,直到1938~39年才被分离出来,并定性及能合成出维生素B6。
- 2010.03.24
- 2010.03.22
- 2010.03.17
- 2010.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