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越走越畅的“镇江医改”之路
www.yongyao.net  2010-8-10 16:40:28  来源: 新华日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资源整合让“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

今年1月29日,镇江市京口区象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被换成了“江苏康复医疗集团象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是镇江市推进医改后成立的首家集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这距离镇江市被列为江苏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日子,刚好半年。

“用社区卫生服务的费用,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这是当地社区医院的宣传口号。从当天起,他们多了一个“东家”——由区政府公办医院,变成了区政府与江苏康复医疗集团联办的医院。

康复医疗集团的“象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了新的变化。如今,小小的社区诊所不仅有了集团配置的数字X光机、监护仪、彩超等设备,而且通过联网直接把病患资料传送到康复医疗集团的龙头医院——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象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袁安宝算了一笔账:与在大医院就诊相比,在社区就诊能省下至少15%的药费。社区就诊还有免除诊疗费、挂号费、医保多报销等诸多优惠,病患到社区看常规病,总体费用要比大医院少花50%至60%。

现在还实行了双向转诊。在社区就诊的病人,转入市一院可免挂号费,优先安排就诊住院。病患回社区后,社区负责跟踪回访,定期通知复查和接受康复教育。

更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集团后,医疗资源共享,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由集团统一管理,集团专家长期在社区卫生中心坐诊,不到大医院,就能享受到和大医院一样的服务。患者也不用再来回奔波到大医院诊断和检查,通过数字化平台,社区卫生中心的检查结果,集团专家组可以随时调阅。

这种明确的分工协作机制,不仅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医务人员业务技能的增强,还有利于形成“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分诊格局。目前,纳入康复医疗集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达18家,对于集团和社区居民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家庭医生制度”体现超前理念

康复医疗集团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联动”,缩短了医患的距离,让一些社区启动了“家庭医生制度”。不久前,江苏康复医疗集团润州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制度”启动。在活动现场,居民与家庭医生结对,让小区居民认识自己的家庭医生,并享受免费体检。

据了解,润州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医务人员50名,其中全科医师15名,中医师2名,公共卫生医师3名,妇幼保健医师2名,社区护士14名。同时,这里每周一到周五,均有江苏康复医疗集团专家坐诊及查房。为了推行“家庭医生”,他们已组建了7个家庭医生团队,每个团队大约服务70户家庭。作为首批“家庭医生”试点小区的富润华庭片区,辖区内330户家庭、600余名居民,将享受到由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的定期上门服务。

康复医疗集团社区卫生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他们给“家庭医生”设定的职责包括:建立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每年开展免费体检;对慢性病人和60岁以上居民每两月上门随访,其他居民每半年上门访视,督促服务对象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指导自我保健和规范治疗;指导妇女孕产期保健,指导产褥期、新生儿护理……下一步,康复集团还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行。

此外在病人探视制度上,康复医疗集团市一院按照省卫生厅要求,从今年6月22日起,在镇江市率先实行新的医院探视制度,探视时间为上午10::30至12:00,下午4:00至8:00,一律凭探视牌才能进入病房,每个病人一次可允许两名亲友探视,探视时间以外一律不允许进入病房。在此之前,从4月份开始,镇江江滨医院、二院、三院、四院、中医院等已挑选部分病房开展“无陪护住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医院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医院作为特殊的公共场所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此次实行的新的探视制度,旨在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控制院内感染,促进患者康复,保护患者财产权、隐私权、健康权,保持医院良好的诊疗秩序和安全秩序。

病人探视制度在国内外知名大医院都被严格执行,并成为病人的救治和医院管理的有力保障。有过在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大医院就诊经历的人,对医院的探视制度也记忆深刻。镇江作为全国医改的先锋,在医院管理上吸纳先进、合理的管理手段,给市民提供更周全的医疗服务,切实保障了就诊者的权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