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出击能否成功? 中药国际化依然任重道远
随着人类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防治现代疾患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认可和接受。“更多国家和地区关注中医药的发展,寄希望于中医药能够在各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寻求开展更多中医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王国强副部长介绍。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陆续制定和发布促进传统医药发展的战略、政策及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的发展。而美国开始承认中医药学为独立科学体系。中医药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国际社会关注,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然而,在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由于药政、技术、标准、研发、资金、人才等方面的诸多挑战,仅凭少数几家企业、少数品种、散兵游勇式作战模式,在当前医药竞争不断加剧、新技术、新标准不断出现的背景下,难以实现中药产业整体走向国际化的历史使命。”天士力集团总裁闫希军表示。
为了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我国中医药国际化开始“抱团出击”。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项目,由天士力与北京大学等17家校企共同组建“现代中药国际化产学研联盟”7日正式启动。旨在集成产学研各方面研发、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合力突破国际化过程中的制约瓶颈。复方丹参滴丸FDA临床试验成果奖转化成共享资源,服务于更多的企业。
“这是国家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方针的重要的战略举措,标志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中医药产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增强我国中医药自主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范围内更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王国强说。
吉林修正药业集团总裁助理赵全成指出,“抱团出击”组建以技术及产品创新为核心,以利益共享为纽带、以契约关系为保障的技术创新联盟,“将为更多国内中药企业走出去开拓出一条专业化、标准化的捷径。”
然而,中医药走向世界仍是个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道路要循序渐进。”王国强表示,“例如,要‘先药后医’,要让世界先看到良好的产品,才能促进更多的人了解中医的诊断方法;‘先内后外’,企业要先做好内功,在国内实践中提高疗效和规范标准是走向世界的基础;‘先点后面’,在全球选择国际合作的结合点,创新国际合作的途径方法,通过示范带动中医药更好地整体走向世界。”
- 2010.07.18
- 2008.06.27
- 2007.07.02
- 2010.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