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
医药流通企业加速并购整合的一大背景是,商务部主导药品流通的重头文章——《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药品流通“十二五”规划纲要,下文简称《规划》)预计在11月发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鼓励和支持有竞争力的大型医药商业流通企业并购中小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
《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通过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充分市场竞争,培育1~2家年销售额过千亿元的跨地区全国性的大型医药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过百亿元的区域性大型医药企业。”
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有医药商业企业13000家,零售连锁企业近2000家,门店30多万家,从业人员370多万人。医药流通行业多、小、散、乱的格局至今没有改观。“目前行业排名前三的医药流通企业占不到整个行业20%的份额,商务部希望将这一比例提高到50%”,九州通医药集团技术总监谷春光告诉本报记者。
在8月28日召开的“2010中国药品零售业态信息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司长向欣曾经表示,将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集中度。
此外,《规划》的出台将对连锁药店是一大利好消息。《规划》中明确表示:赋予所有符合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标准药店医保定点资格和处方药销售资格,方便群众购药。业内人士分析,这将为连锁药店的并购整合特别是跨区域经营创造有利条件。
“连锁药店的并购和整合将越来越明显,德威治也考虑并购单体的药店”。德威治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左志颖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据了解,成立于2001年的德威治大药房是北京市第一家平价药店,目前在北京拥有30家门店。
图谋全产业链
在国药控股加速全国布点的同时,中国医药三大巨头的另外两家,华润医药、新上药亦动作频频。4月2日,华润医药“拿下”北药股份,从而超过新上药,稳坐第二把交椅。今年3月,上药集团重组福建华侨实业集团下属福建省医药公司,加快对福建省医药流通市场的整合;9月8日,上海医药宣布,公司拟向境外投资者首次公开发行不超过摊薄后总股本25%的H股,预计募资不低于80亿元。
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表示,上海医药此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并购发展和调整结构。在医药工业方面,公司拟通过收购上药集团抗生素业务和相关资产以及其他非上药集团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医药工业优质资产,实现现有产品和产品线的扩张。在医药商业方面,公司拟通过战略导向的对外并购在环渤海、华东及华南地区建立区域营运中心,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主要市场的战略布局。
“这反映出国有背景的大型医药企业打造全产业链的意图,它们从医药工业、分销、零售等多个环节均有涉猎”。医保全新大药房总经理李庆福对记者表示。医保全新大药房隶属北药股份,目前拥有门店数200多家。随着北药股份并入华润医药,医保全新将成为华润医药旗下的零售板块。
由于药品流通中70%~80%进入医院进行销售,进入零售药店渠道的很少。因此,在医药流通领域,零售药店的地位远远不及医院和批发企业。医药巨头为何还要在零售药店上进行全国布局?
对此,李庆福认为,医药从生产到批发再到零售,将会形成整个完善的供应链体系,零售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对于零售药店而言。如果有自己的药品工业,在一些紧缺的药品上面也能做到及时供应。
- 2010.02.26
- 2010.08.16
- 2009.06.18
- 2008.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