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生物医药被列战略性新兴产业 粤抢十二五制高点
www.yongyao.net  2010-9-16 15:06:54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问题 医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度较低

“关键在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药物的研发没有跟上,导致创新药物的数量缺乏。”苏薇薇说,现在广东面临创新药物开发难度加大、投融资渠道不畅、创新体系有待加强与完善、地区吸引力下降、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缺乏等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全球新药研发平均耗时10—15年,平均花费超10亿美元,全球医药10强企业的新药研发投入一直保持在销售收入的15%以上,但上市创新药物数量却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新药开发的难度及风险越来越大。这就导致了创新药物的投、融资环境恶劣,外界投入兴趣不足、资金投入力度不够。而在中国,由于资本市场不发达,新药研发的资金缺乏状况更甚。

广东以往是以劳动力密集型经济为主,医药产业多是生产中药和非专利药,较少进行新药开发。随着广东经济的转型,必然要走上生物医药创新之路。但除了资金问题,目前,广东创新药物研发力量也过于分散,不但缺乏一批国家级的药物研发机构,基础研发机构的创新药物研发、成果产业化能力也有待提高,医药企业更是尚未成为研发的主体、其研发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设与完善。

“我们真正从源头创新的化合物新药很少,打入欧美主流市场的创新制剂更是一个都没有。”吴传斌说,这种局面不单广东如此,在加入WTO之前没有知识产权限制,能仿制的药品我们已经仿制得差不多了,也借此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仿制药研发与生产体系。

然而,简单地仿制也让国内新药的研发缺乏创制能力,“不说关键技术,单是资金,整个‘十二五’投入不到200亿元,如果按照国际全新化合物新药研发费用计算,即使全部用于该类国际认可的创新化合物新药的研发,也只能做出几个,还不一定都能成功。”吴传斌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