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中药炮制工艺有欠缺,没有合理配药、减毒增效。国外患者往往缺乏正规中医指导,没有遵照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合理配方,所以容易出事。
“红花事件”之前,已经有不少有效的中药,如麻黄、附子、杏仁、火麻仁、罗布麻、半边莲、款冬花等被禁用或限制使用,对中医的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此下去,关系到中医的存亡问题。
中国的中药ISO国际标准化是一个中长期战略,不可能一蹴而就
说起红花,老广会想起跌打消瘀的红花油,还有煲老火汤加红花可以活血。但这款活血去痛的常见中药,却在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掀起了一场为期一年多的“红花保卫战”。
“经过我们的积极抗争,澳大利亚药管局最近终于收回禁令,承认红花的安全性了。”近日,北京同仁堂澳大利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澳大利亚全国中药行业联合会会长马安阳兴奋地告诉南方日报记者。
近年来,中药屡次因为安全性问题遭遇国际“封杀”危机。而日韩等国则“捷足先登”,企图把中医药“去汉化”。此次“红花保卫战”的胜利,是近年中药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难得战例。为了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捍卫在国际舞台的主导权,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启动制定中药的ISO国际标准。
今天是红花事件,明天还会有其他事件
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春季,气候宜人百花盛开。走在悉尼繁华的唐人街上,南方日报记者发现了一块熟悉的招牌,那就是“北京同仁堂”。
走进店内,百年店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赫然入目。十大名医画像高悬堂中,三位坐堂中医诊脉开方,店员在柜前埋头抓药,还有广东人熟悉的凉茶、汤料,让人格外亲切。与国内不同的是,这里多了不少金发碧眼的洋顾客。
马安阳说,中医药近年在澳大利亚发展迅速,目前该国约有20%的人口接受过中医药治疗。澳大利亚目前有中医师约5000人,不少来自广东或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进修过。
但“倒春寒”不时袭来。2009年9月初,马安阳忽然收到了澳大利亚药管局向中药进口商发出的一封信:经本国辅助药评估委员会的评估,认定红花不安全,澳大利亚药管局将其风险级别从“低级”升为“高级”,准备召回所有含有红花成分的中成药。
这意味着包括同仁堂生产的皮肤病治疗药血毒丸等一大类药品要从澳大利亚列册药品名册上删除,不能继续使用。“一接到这封信,我就坐不住了。如果这个时候不站出来保护中药的利益,今天是红花事件,明天还会有其他事件,中药在澳洲的市场会一点点地被打压,中医的疗效就会大打折扣,最终中医药在澳洲会失去市场。”马安阳说。
今年1月29日,澳大利亚全国中药行业联合会在悉尼成立。他们组织澳大利亚皇家理工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悉尼大学的中药专家撰写红花科研报告。与此同时,北京同仁堂总部也给予大力支持,马上调出中国对红花研究的大量资料。很快,一份由专家学者和中药行业联合会起草的“红花立场书”提交到澳大利亚药管局。
澳大利亚药管局经慎重研究,首次未采纳辅助药评估委员会的意见,而是将其意见打回重新评估,最近终于大逆转,重评认为红花“安全”。至此,一场“红花保卫战”终于告捷。
- 2011.01.03
- 2011.01.04
- 2011.01.04
- 201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