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疾病的病因是由药物诱发而出现的人体某个或几个组织器官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损害,并且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故亦称其为药物诱发性疾病(Drug-induced Discases)。它的发生与发展与近几十年化学药物种类日益增多,用量不断扩大,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我国建国初期,固定性药疹极为罕见,随着磺胺类药物的大量应用,至70年代此型药疹已成常见多发病;过敏性休克在50年代也不多见,自青霉素等抗生素普遍应用后已属临床常见危象之一。链霉素与庆大霉素引起的中毒性耳聋,则更为严重,由于是选择性地损害内耳的位听神经(耳蜗与前庭),致使患者变为终身残废。
引发药源性疾病的原因很多,既有病人本身的特异体质、年龄、性别、饮食习惯等,也有药物方面的质量问题。但从许多统计资料看,主要原因还是不合理用药;滥用错用药物或不按医嘱自服乱用药物都极易引起药源性疾病。目前全球各类药品已达数万多种,我国若把中西药品加在一起,包括原料、制剂及成药,亦在万种以上,此外,尚有含药饮料与食品,药酒与含药日用品,品种繁多,数量浩大,琳琅满目。如此众多药品流通于市场,供应于临床,必须做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否则,轻者徒增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重者危害健康与生命。
相对言之,化学合成药物所造成的药源性疾病比动植物性天然药物更为普遍与严重。按其临床表现,大致可分为10种基本类型:
1、中毒型:细胞毒作用,酶抑作用,纺锤体毒性及抑制机体细胞分裂作用。
2、炎症型:各种类型药物性皮炎。
3、胚胎型:妊娠3mo内孕妇用药后,引起胎儿畸形发育,如反应停(Thalidomide)。
4、增生型:苯妥英钠等常可引起牙龈增生,尢以儿童患者为多见。
5、发育不全型:如四环素引起牙齿釉质发育不全等。60年代我国城乡应用四环素极普遍,如今20a上下的青年人中黄牙病人不少。
6、萎缩型:如注射皮质激素后,可使局部皮肤萎缩,青皮变薄,表皮乳突消失。
7、变性浸润型。如D-青霉胺治疗可引起天疱疮样皮炎,组织学显示表皮细胞有浸润性变性。
8、血管血栓型:药物性变态反应时可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充血;而多次反复使用血管造影剂可引起某些血管栓塞。
9、功能型:胆碱为药物和神经阻断药应用不当,可发生无力性肠梗阻。
10、赘生与癌变型:如大量使用萘氮芥治疗时可引起膀胱癌。
- 2010.11.19
- 2010.12.06
- 2010.12.06
- 201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