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态势明朗共识增多 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积聚动能
www.yongyao.net  2010-12-15 10:41:25  来源:中国医药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11月30日,梧州制药与步长制药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双方宣布正式启动产销合作新模式。业内人士认为,此种强强联合的产销联合方式顺应了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同日,由本报发起并联合七大行业协会主办的“医药政策与行业发展研讨会”上,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处处长李宏对《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解读,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及有关部门的推动,企业及地方行业协会已开始积极参与,医药行业结构调整步伐有望加快。

1、力争对症下药

“结构不合理是医药行业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影响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医药政策与医药行业发展研讨会”上,李宏着重强调了结构不合理给医药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2009年,工信部组织的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情况中期评估指出,“十一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产值和效益增长迅速,国际化步伐加快,骨干企业竞争力增强,但长期积累的很多结构性矛盾仍未有效解决,医药行业的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基于此,《指导意见》从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出口结构五大方面引导行业对症下药进行调整。目前,我国产品是以仿制药品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少。一些重大病、多发病的治疗药物依靠进口,肿瘤、心脑血管病治疗药品国内生产较少;生物技术药品刚刚起步,传统中药继承和创新不够,医疗器械对外依存度高,各类产品生产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在技术结构方面,我国创新技术开发能力和信息化制药装备水平低,工程技术和制剂技术以及节能清洁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在组织结构方面,我国百强企业收入占全行业比重为31%,而全球十强企业收入占全球药品市场的比重是42%,差距较大。在区域结构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目前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问题,西部地区医药工业基础薄弱。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医药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化学药出口主要是医药中间体和大宗原料药,制剂出口量小且基本出口到欠发达国家,中药国际化进程不快;企业国际化程度低,较少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生产和销售机构。

针对上述问题,《指导意见》分别确定了调整目标和任务,但系列保障措施尚待细化。比如在新增产能方面做了明确限制。“可能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发改委结构调整目录就会下发。”一位知情人士说。

但一位官员坦承,由于医药行业发展牵涉多个部门,“几个部门谈的时候,有些东西很难统一”,“有些东西我们自己也还没有完全想明白”。比如产业转移中能否找到能长期支撑原料药发展的地方?统计数据怎样做到准确权威?如何引导资本市场关注研发投入?消费增长及消费模式的变化如何引导企业良性发展?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问题不解决,行业结构调整就难以到位。

 2、把握区域机会

在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看来,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发展,我国医药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甚至出口结构的调整目标都不难实现,而区域结构的调整仍待努力。

《指导意见》提出,“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鲜明的专业性生产基地,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严防化学原料药生产向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转移和低水平产能的扩张”。“所谓发挥资源优势,就是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基础,在适宜和专长领域发展” 。于明德说,以吉林省为例,该地区中药产业发达,其发展规划不一定要和上海、浙江、江苏等省市一致。“若要发展疫苗、单抗药物,就不是吉林的强项,到头来可能还是跟在别的省市后面。”他认为,吉林医药产业的发展要把地域优势发挥出来,可以在现代中药发展上多下功夫,在现有优势基础上提高标准,研发生产出更高效、作用机理更明确的中药产品。“吉林走现代中药发展道路,或许能在全国独树一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