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隐忧:如何应对新技术引领的行业变革趋势
当前,对医药流通行业影响较大的新技术包括互联网技术和管理技术。影响医药流通行业的互联网技术没有疆界,目前有两大萌芽现象值得传统医药流通企业高度关注。其一是网上药房,将演变为非处方药“制造商——储备库——消费者”的创新平台,消费者通过电脑点击确认定单,专业物流商将产品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上。在这个模式下,医药流通企业的价值在哪里?医药流通企业提供的价值可以被谁替换?和竞争者比,(主要指专业物流公司)你有突出优势吗?
其二是医药集中交易网络会所。如重庆市政府正在推行试点的药交所模式,在阳光电子交易平台上,制造商产品挂网,医院通过电子平台下定单,由生产厂家直接对医院开票,第三方结算,生产厂家直接配送或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这种以处方药交易为主的模式推行起来与现实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可以看出,在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加强监管方面有它的实用价值。历史证明,实用价值是主导趋势的核心力量。这种趋势如果得以发展,传统医药流通企业在其中的价值表现在哪里?将和谁去竞争?你的优势与竞争者相比差异性在哪里?
互连网技术应用给流通渠道带来的巨大挑战就在于,由于空间距离的缩短,推动时间的竞争和过程的简约,具体来说,流通企业能干的“活”越来越少,“活”的价值越来越小。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挑战力量的萌芽,就是国际医药流通企业和专业物流企业的以“管理技术”为核心的商业进攻。本来“活”路就少,管理成本和运营效率再跟不上去,新并购的企业何以存活?
第二大隐忧:如何应对专业物流的进攻
专业物流窥视医药流通的蛋糕不是新话题,多年前,在浙江等地区就有凭借“我们不卖药,我们只送药”的专业物流公司向医药流通领域渗透了。
这还不是最值得担忧的,最值得担忧的是国际物流巨头,他们有大资本做支撑,有迅速建立蜘蛛网络的物流服务基础布局能力,有成熟的管理经验和高效的运营系统,他们在专业物流这个领域,有上百年的专业浸润,培养了各种角度的众多管理人才。这样的竞争对手在过去的岁月里,受边贸条约的限制,受WTO条款的制约,进入中国的速度不是很快;现在不同了,“我家大门已打开”,门槛即将要削平,尤其遇到了“互连网新技术”与“医疗体制改革关于降低药品流通成本”的应用缔结,对国际专业物流公司来说,上万亿的药品配送市场,不仅是蛋糕,而且是奶酪中的奶酪,必然会尽全力来抢占这一市场。
中国传统流通企业面向未来的,是“刀悬一线”的分界点:维护住行业“分销”职能,还可以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如果有利于降低药品价格、有利于国家经费支出、有利于监管的“配送”职能不断放大,“分销”职能逐步萎缩,医药流通企业并购之后何以发展?
第三大隐忧:是什么“能力”给了并购者自信
企业发展光有资源是不够的,还要从市场中找到属于自身的发展机会。有机会、有资源也不能保证发展,还必须有支撑发展的核心能力。企业愿意放弃自身的主权,为他人所兼并,理论上往往不是因为资源不足就是发展空间不够,要么就是感觉自身能力不足。相同的,并购方并购的前提应该是坚信“我比目标企业强,目标企业到了我的手里,就会得到更大发展。”问题是,并购方的能力是什么?是获得政府规则倾斜的能力,可以更多获得竞争机会?是运营管理能力,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还是品牌优势可以获得更多定单?还是其他什么?
不仅是中国医药企业面向全球竞争处于弱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总体上不占优势,其中核心问题不在于资金和技术,而多在于企业能力建设误入歧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培养了众多企业家,但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患上了政府依赖症,没有政府的特殊支持,企业立即失去活力,归其原因,是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的市场竞争能力。
企业的价值在服务,惟有建立在不断改善服务价值方面的能力,才是有生命力的;表现在企业经营上,就是那些可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赢利基础的能力;这些能力一定是以团队、以人为根本而建立起来的。我们能够看到大型医药流通企业的服务纬度在萎缩、毛利在下降、可控制的市场元素在减少,自身还没有找到突破之道,“饥饿的婴儿”在侧,睡可塌实否?
未来市场的趋势特点将围绕公开、公正、透明、包容的方向发展。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不仅是国内企业的竞争,还一定有来自国际的竞争高手,大视角审视战略,深入研究中国竞争哲学,“兔爷”般跨越式提升能力,是寻求可持续发展的紧迫问题。
- 2010.11.18
- 2010.11.18
- 2010.11.23
- 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