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云南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阳光灿烂却有些清冷。
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沃森生物”)总部,跟诸多创业板风光一时的公司一样,隐匿在开发区北边云南大学科技园一隅,并不显眼,甚至有些简陋。当日,沃森生物发布公告,预测2010年业绩增长高达80%-100%。“创纪录的IPO,拿出这样的业绩在意料之内。”北京一家投行人士表示,但要看沃森生物的成色还需要时间。
沃森“传奇”
“有着和贵州茅台一样的超高毛利率,有着和华兰生物一样的超高盈利能力,有着和苏宁电器(12.90,0.00,0.00%)一样的超高送股潜力,有着和洋河股份一样的超高成长性,有着背离指数的超强技术走势……”沃森生物登陆创业板伊始,华丽的招股说明书数据,便被股民戏称为“集茅台、华生、苏宁、洋河等一系列牛股优势于一身”的万能股。
然而,这个成为股市又一个传奇的沃森生物,创立不到9年,产品投放市场仅3年多。根据沃森生物招股说明书,2007年之前,沃森生物的发展史几乎一笔带过,2007年后该公司开始了“爆炸性”增长。2007年到2009年,沃森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936.15 万元、18406.19 万元、23912.97 万元,净利润 742.46万元、3470.00万元、7633.14万元,均成几何级数增长。
2010年上半年实现疫苗产品销售收入12661.44 万元、净利润 5656.19 万元,分别较2009年同期增长80.39%和70.25%。根据沃森生物最新业绩预告,2010年全年业绩增长将有望达到100%。依据其财报数据推算,公司产品投产以来,毛利水平处于行业较高的水平,产品综合毛利率为87%,主要产品Hib的毛利水平近三年来一直稳定在92%左右,后续产品都将保持高毛利的状态。
同时,依托亮丽的财务数据,沃森生物具备超高转送股的潜力,也一直被当作“利好”爆炒。在沃森生物董事长李云春等高管的描述中,沃森生物高速增长在于公司厚积薄发,具有国家水平的技术优势。
“沃森生物具备了一切被爆炒的因素。”西南证券一名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但是,炒作价值跟投资价值是两回事,关键还是要看其未来成长性。同时,讲出了“精彩故事”的沃森生物,以其发行价95元、发行市盈率高达133.8倍,如此这般创纪录的高市盈率,引起舆论和投资市场诸多质疑。
公司招股说明书数据涉嫌造假、掏空云大科技造富、从事疫苗生产营销时间相对较短、长期成长性成疑等一系列质疑始终围绕在沃森生物周围。而作为概念股的核心,李云春以及其“国家队”技术水平的创业团队,一再成为舆论审视的焦点。
“创富团队”真容
不到9年的公司发展史中,沃森生物前6年都在“潜伏”,没有任何产品,创业之初只有3位合伙人和两个合同工。
“这个市场奇迹,是由一群科学家创造的。”有公开文章如此评价李云春带领的创始团队。无论是在公开路演还是在招股说明书上,李云春都更多地被塑造成一个科学家形象,然而,其履历显示,李云春显然对于财务工作更为熟悉。
根据招股说明书,现年48岁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云春,昆明人,本科学历,特别强调“李云春先生有近二十年人用疫苗类生物制品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的经营管理经验”。但是,其履历显示,李云春除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以外,其他公开履历均是营销、管理工作。
同时,云大科技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以来, 李云春曾经是云大科技的高管,其间担任过云大科技的子公司孙公司的职务。比如,北京联合汉信的法定代表人、昆明上成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大连汉信(大连高新生物制药)的财务总监。
李云春在云大科技担任高管期间,沃森生物正处于产品“研发阶段”。值得关注的是,沃森生物创立之初,李云春、刘俊辉等创始人员均长期从事疫苗、医药销售管理工作,并没有持有相关技术专利。而此时的沃森生物,也更像一家疫苗医药销售公司。根据招股说明书,作为沃森生物技术核心成员,具有协和背景的陈尔佳、刘红岩也仅仅是参与了公司2007年才投产的“冻干 A、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 项目研究。
作为2007年仍是公司唯一销售产品、至今仍占经营收入80%以上的Hib疫苗,并非沃森生物自主研发和独享专利。显然,沃森生物引以为豪的技术优势和“国家级”科研团队优势,在其之前的高速发展中,并未作出关键性贡献。
截至2007年负债率仍高达91%的沃森生物,如何完成资本积累,是其高管一直没有正面回应的悬疑。
- 2010.12.10
- 2010.12.30
- 2009.06.19
- 201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