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吗啡真是又爱又恨:它是最有效的镇痛药,却又有耐受、成瘾、副作用大等一堆麻烦。生命体对吗啡的反应为何如此奇特?著名的《神经元》杂志最近刊登了上海科学家的最新发现,并列为该期唯一的“推荐论文”:分布在痛觉神经元细胞膜上结合吗啡等阿片类药物的受体,会被“好友”拉走,无法在原先岗位上工作。
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的实验大楼里,完成该研究的两位课题组组长——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旭、生化和细胞所研究员鲍岚向记者讲述了生命中的这个奇特过程。
痛觉,是生命感知外来伤害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了防止“痛过头”,生命体又设置了另一套机制:人体内会释放类似吗啡功能的阿片肽类物质,来暂时减缓疼痛。但同时为了避免人体忽视“切肤之痛”,这类接受来自于体内的镇痛阿片肽的受体——δ阿片受体在完成一次任务后,就会被勒令“下岗”,在神经元内降解消除。可是,接受吗啡这样外来镇痛药物的μ阿片受体却不一样,它们在完成一次任务,把吗啡引起的信号传入细胞内部后,还会回到细胞膜上,继续结合吗啡类药物。
照理说,吗啡的镇痛效应该持续发挥才对,为何吗啡的镇痛功效会减弱呢?两位研究员所带领的课题组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原来δ阿片受体和μ阿片受体是一对好朋友。在细胞膜上“站岗”时,两个受体就喜欢“手拉手”,当δ受体被激活时,μ受体也会跟着一起跑。当δ受体完成任务后,μ受体会被δ受体拉去“受体降解处”,μ受体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跟着δ受体一道“下岗”了——痛觉神经元表面缺乏足够数量的μ受体,服用再多吗啡也枉然。这时,为了解除疼痛而服用更多的吗啡类药物,作用在身体其他地方,就容易引起肠胃反应、瘙痒、抑制呼吸等副作用。
课题组用小鼠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科研人员设计一种干扰肽插入δ受体和μ受体之间,让它们强行“分手”,保存细胞膜上的μ受体,吗啡对小鼠的镇痛作用大大增强。“原先小鼠在注射了三天吗啡之后,就不得不加大剂量,否则镇痛作用几乎消失。”他们说,“现在吗啡的镇痛作用仅稍有下降,并可维持很长时间。”
《神经元》杂志配发的评论认为,对于理解阿片耐受机理来说,这一研究结果是一个重要进步。两位研究员觉得,这一发现又提出了更多有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如何把这种干扰肽发展成药物?生命的“镇痛体系”是否还有别的组成?它们与成瘾是否有关?……“疼痛是一个古老又前沿的话题,我们的研究只是往前推进了一小步。”
- 2011.01.06
- 2011.01.31
- 2010.11.29
- 201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