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药界动态 > 正文
外企原研药价格调整 进口抗生素继续高歌
www.yongyao.net  2011-1-5 15:07:16  来源:医药经济报  责任编辑:tgf
分享到:

头孢呋辛价格再受打压

头孢呋辛属于第2代广谱头孢菌素类药物,是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销售的抗生素药物。由于其疗效确切,且具有抗菌谱广、对肾脏毒性低、渗透性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特点,临床应用中极少发生不良反应。

据工信部2009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头孢呋辛钠国内生产厂家有27家,总产量为4.62亿支。其中,居于前5位的是深圳致君制药、南昌立健药业、山东罗欣药业、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山西威奇达药业,5家占据统计总产量的63.50%,而其他22家仅占据36.50%,已逐渐形成了较高的产业集中度。

2005年国家发改委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时,单独定价及原研药品临时最高零售价格表中,头孢呋辛钠注射剂比2004年价格平均下降了23.42%,而这次2010年调价,仅下降了11.65%。头孢呋辛酯片剂2005年下降20%,2010年下降了10%。

同样规格的国产头孢呋辛钠注射剂2005年已下降44.05%,其价格为18.80元,葛兰素史克品牌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西力欣)降价后仍比国产药贵78%。这也是国家发改委对外企原研药价格调整后,总体反应较为平和的重要因素。笔者在与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单品种产销量居国内第二位的南昌立健药业有关人士探讨时,其市场部经理徐洪亮认为,目前基本药物招标没有"底价",价格越招越低,甚至低于成本价,使企业无法维持生产。许多业内人士也认为,在这样低的价格下,如何保证药品质量和企业生产、信誉等综合实力将成为无水之源。

头孢曲松钠市场上扬    头孢曲松钠是头孢类市场份额最大的一个品种,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中的长效抗生素药物,由瑞士罗氏制药公司开发成功后上市,经过广泛的临床,以其优良的作用机制推动市场发展。目前,在全球,无论是原料药还是制剂,竞争较为激烈,已成为大宗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市场的一支风向标。

1991年,我国制药企业开发成功头孢曲松钠制剂并获得生产批文。1995年,我国批准上海罗氏生产头孢曲松钠,商品名为"罗氏芬"。1996年罗氏芬专利期满后,头孢曲松钠在我国进入成长期。至2009年9月,SFDA已批准379张生产批文,其中,36家生产原料药,110家生产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粉针剂。

据中国制药工业协会统计公布数据:2009年,我国头孢曲松钠原料药产量为2646吨,同比上一年增长29.07%。在推动下游产品扩容下,也拉动了外贸出口的增长,2009年供应出口175吨,同比上一年增长了36.66%。

头孢曲松钠药品具备市场需求量大、临床疗效突出、产品附加值高等基本要素,从而拉动了这一产品的高速增长,使头孢曲松钠成为抗生素市场的核心品种。近5年来,在样本医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排名榜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随着国家对抗生素价格的调整,头孢曲松钠用药金额也有一定波动,但排名始终在样本医院用药前50名以内。

据工信部2009年《中国医药统计年报》数据显示,头孢曲松钠国内生产厂家有43家,总产量为19.04亿支。其中,居于前5位的是悦康药业集团、哈药集团、山东罗欣药业股份、石药集团、开封制药(集团),5家产量占据头孢曲松钠总产量的56.41%。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在我国市场已使用近20年,公众认为头孢曲松钠已从新药沦为普药。但是,从政府指导性最高零售价格来看,单独定价药品与国产药差距很大。数据显示,2005年,罗氏芬平均降价22.14%;5年后,2010年罗氏芬平均降价29.10%。

以规格1g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为例,单独定价药品罗氏芬最高零售价格高出国产药557%。而国产药仅为罗氏芬的15.22%,可见价格相差悬殊。业内人士认为,国产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定价已经很低,竞争处于极端弱势,在地方保护主义和不规范招标的影响下,利润更加低微。据了解,国产药整体利润基本在7%~8%,而外资药一般在30%~40%,高价药利润率甚至更高,单独定价药品对国内企业影响太大,甚至可能导致许多产品退出生产线。

基药规范采购解开谜团

目前,尽管全国基本药物招标统一文件姗姗来迟,如能真正实行以省(区、市)为单位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发挥集中批量采购优势,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实现基本药物安全有效、品质良好、价格合理、供应及时,促进基本药物的生产和供应,无疑会让国内许多企业看到一线曙光。

徐洪亮认为:"对于临床用量大,经过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已基本稳定且供应充足的部分基本药物品种,如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和部分中成药,建议尽快研究制定类似中标底价的文件,各省参照制定本省统一定价,优选生产企业。"

"为了避免由于供应、生产,运输等环节出现的不可预知因素而导致基本药物不能足额供应的情况出现,对于临床用量大、生产厂家众多的部分基本药物品种,中标厂家数量应以5~8家为宜,避免采取风险较大的单一货源供货方式。"徐洪亮如是说。

总之,基药规范采购招标中,"双信封"的技术标指标中基本都是与企业相关的指标,特别是企业生产规模、销售额与行业排名等指标实际上是在重复计分。诚然,规模大的企业品种质量相对稳定,但基本药物招标招的是药品,大企业有小品种,小企业也有大品种。我们应当看到,国内相当一部分企业走的是"做强、做精"的路线,可能销售规模并不大,但某一个基本药物品种却能成为国内质量与产销量均为领先的品种。建议各省在评价体系中,增加单品种产销量排名、安全性评价(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与药品本身有关联的指标,全面体现"技术标"的优选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