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起,北京市财政将出资2900万元,用5年时间完成全体居民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平台的建设。目前,北京的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同仁医院等9家试点医院。
2月14日,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强调,要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电子病历指的是患者在医院中接受的所有治疗信息,如诊断、检查、手术治疗、药物、处方、出院情况等,将统一汇集到总索引库,且跟随患者健康状况实时更新。与目前的纸质病历相比,电子病历调取更便捷,不论患者是在门诊还是在病房,只要输入患者的姓名或病历号,患者的病历及病史便可调出。以后,患者带着一堆检查资料到医院求诊的现象将成为历史。
电子病历到底能给医患双方带来哪些好处?记者在北京几家医院进行了调查。
让患者很“头疼”的纸制病历本
2月23日上午,在北京市西城区某三甲医院的门诊挂号处,记者看到,几乎每个挂号的病人手中都拿着崭新的病历本。而对于这些病人来说,一本新的病历本也仅仅限于这次看病。为什么每次看病都要买新的病历本呢?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几位前来就诊的患者。
“哎,匆匆忙忙地,这次又忘带病历了!”在诊室外的座椅上,一个小伙子告诉记者:“几乎每次来医院都要买一个病例本,有时候也不怪我忘性大,像我这样几年才生病一次,谁没事老留着它啊。忘带就再买一本呗,反正也不贵。我现在就敢断言,看完病回家就又不知道放哪了。”
然而,他的麻烦还在后面。
“你先去照个片子吧。”医生的话让小伙子很诧异,他对医生讲:“我上星期来看病时照过了,同样一个病怎么重复做检查啊。”
“这不怪我,首先上次的片子你今天没有带来。其次,我没有看到片子怎么对你进行正确诊断,这也是对你负责。”医生说。
“病历本买了一本又一本,同样的检查做了一次又一次。麻烦不说,这看病的成本也高出不少。”小伙子说。
带父亲来看病的刘先生则笑着告诉记者:“本来老人家记性就不好,谁能记得住这种事啊。我们基本上是去一趟医院就买一个病历本,家里都攒了厚厚一摞了。”据记者了解,这样的事情在患者中很普遍。
那么,电子病历的出现能否改变这一切呢?
答案是肯定的。
- 2011.01.04
- 2011.01.04
- 2011.01.06
- 201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