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日起,北京市将正式开始实施医师多点执业。
尽管此前已有首批成功签约的医师与第二地点达成意向,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有签约的医生数量并不多,担心签约后反而受到更多限制、工作量已饱和等,都成为了制约专家们出外手术或门诊的主要因素。
权威解读
“单位人”转变而成“社会人”
根据《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规定,西医可在本市的2至3个医疗机构出诊、手术,中医最多可同时在全市5家医疗机构“坐堂问诊”。
记者注意到,在这两个《办法》中,均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与医师签订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明确其执业及多点执业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可能发生的工伤、保险、医疗责任,发生医疗事故或者民事纠纷时的法律责任分担以及其他相关事宜,并做好本机构医师多点执业的管理工作。
市卫生局委托北京医师协会承担医师多点执业的行业推荐、医师 维权工作,并负责多点执业试点工作的效果评估。
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表示,多点执业最主要的目的是将专家这一医疗稀缺资源解放出来,从一个“单位人”转变而成为“社会人”,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方来英说,通过交流,医师群体将直接受益,合法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甲医院
政策限制多 反而束缚医生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本市某著名三甲医院管理者向记者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现在医生也都利用业余时间在外面会诊、做手术,很多北京的大专家还都是利用周末等时间坐飞机去外地会诊走穴,这其实也是多点执业的一种形式。”
这位医生表示,新政策实施后,将对这种私下的“多点执业”予以公开的政策层面的保障,这对医师来说是件好事。
他同时指出,这个政策局限在本市,也会限制医生们的触角范围。
相关新闻
- 2011.03.01
- 2011.03.01
- 2010.12.28
- 2009.09.16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