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目前颁布的这个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要对双方的法律责任分担以及其他相关事宜做出明确规定。显然这对多点执业中出现的问题有了相关的条文参照。
目前,医生私下走穴存在着很多风险,得不到法律保障,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或事故,医生将作为自然人承担风险。但如果开展多点执业以后,医疗风险将由主管单位和兼职单位共同承担。正式签约以后,政策上的限制会多,但风险小了。
专家瓶颈
名大夫可能忙得“无能为力”
作为一家民营三级专科医院的管理者,三博脑科医院院长张阳也谈到了在聘请专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处。“最大的困难在于大医院的专家很多,工作量都已经饱和或者趋近于饱和,分身乏术。要挖掘他们自身的潜力,需要双方协商解决出诊时间问题。”
他介绍,三博脑科医院作为一家神经专科民营医院,需要补充一些神外科、心脏科、呼吸科的专家力量。他认为多点执业政策实施后,等于是把医生间断性的外出会诊变成了连贯性,相对稳定下来了。采取的兼职形式很好,出诊时间比较机动灵活。“现在政策上没有障碍了,只是在操作过程中,专家的时间比较难敲定,我们只能尽力配合。”
他透露,目前医院已经与一些医生在谈,只是还未签订最终协议,一旦引进专家多点执业后,医院会有一个团队,包括麻醉、护理、检验等全力配合,有严格的术前评估和术后监测,确保手术安全。
专项监管
特别检查“超收费”“超诊疗”
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毛羽表示,今后,医师多点执业的具体工作将由各区县进行属地化管理,市卫生局将只负责政策制定。他同时透露,本市也将会利用多点执业的政策,出资聘用合适的医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医疗资源匮乏的社区或偏远山区服务。此项工作将不同于对口支援,具体方案正在制定中。
市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卫生监督部门将高度关注在多点执业执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超范围诊疗、借机过渡收治患者等问题。在政策实行一段时间之后,监督所执法大队计划还将开展专项检查。
记者了解到,虽然这一政策刚开始,但本市不少大医院已经有动作准备了。例如同仁医院就在落实细则,10天左右将会出台医院的具体管理办法。
- 2011.03.01
- 2011.03.01
- 2010.12.28
- 2009.0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