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惊厥是健康新生儿及6个月至5岁儿童中最普遍的痫性发作类型。
其临床特点为:直肠温度超过38℃,无神经系统感染的确切病因,既往无非高热惊厥发作史,多表现为强直、阵挛、强直-阵挛发作,可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复杂性热性惊厥和热性惊厥持续状态三种类型。发作有遗传倾向,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治疗目的是防止惊厥再发、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和随后的癫痫发作。绝大多数的高热惊厥发作多呈良性、不会影响儿童的健康,一般不需处理,而采取观察和随访的策略。针对有过热性惊厥发作的患儿,可在发热时给予适当地处理以防止热性惊厥的发生。
发作初期苯二氮卓类药物静脉注射对多数患儿有效,如地西泮、硝西泮等。在发作时可静脉滴注地西泮0.2~0.5mg/kg,约85%的病例有效。目前主张直肠内使用地西泮液0.5mg/kg,与静脉用药效果相似。在控制惊厥的同时,应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
相关新闻
- 2011.01.24
- 2011.03.16
- 2011.03.17
- 2009.11.18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
![](/images/yphtmlse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