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的发布引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论:有官员认为,《通知》标志着公立医院改革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它触及到医药关系、医务人员利益、医疗资源配置 等核心问题。而不少专家认为,《通知》并无太多突破和创新,它仍是公立医院改革原有思路的继承和延续,对于涉及公立医院改革中核心利益的问题没有明确的实施细则,精神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对此,卫生部政策与管理研究专家委员、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教授李玲 表示:“《通知》中确有亮点,但还需下重力、动真格。”
亮点一
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
专家建议:就地培养人才,解决“留得住”问题
“这是第一次在医改文件中提及建设发展县级医院的问题,这标志着基层医疗体系网的建设被提到了更为重要的高度。”李玲说。
县级医院既是城市医疗机构的最底层,又是农村医疗机构的最高层,因此,县级医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个特殊的地位使县级医院成为了全国医疗网络的关键节点。
可是,县级医院的建设发展问题却始终难有突破。“关键在于缺人,缺人才。”李玲说,在中西部地区,很多县级医院连大专生都招不到、留不下,一些重要的医疗器材因为没人会用而被多年闲置。
就此问题,卫生部部长陈竺也曾 坦言,基层医疗机构的硬件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设备配置标准化程度非常高,但由于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诸多因素,好医生、全科医生很少愿意前往基层医疗机构。
因此,在此次的《通知》中“基层方案”正式出炉,其中包括四个关键点:每个县重点办好1所县级医院;深化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强县级医院骨干人才培养;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
对于最关键的“人才问题”,陈竺表示,将通过“5+3”模式培养一批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并将为基层医生设特岗。“5+3”模式指的是为基层培养一批在专业医学院学习五年并在大型公立医院全科实践三年的医生。
“这样的人才还愿意回到基层去吗?”李玲担忧的是“留得住”的问题。“我提倡就地培养的方式,并给予他们各种优惠条件,如编制、待遇、培养机制等,让人才在基层扎下根来。”
为了实现“上下联动”,三级医院与县级医院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可是,一些“对口支援”在培养互助情感的同时也滋生了矛盾。“县级医院送到三级医院培养的优秀人才被三级医院留了下来,这就是‘抢人才’。三级医院的指导医生到县级医院‘走穴’,不教学,乐于做手术,这就是‘抢手术’。”李玲说。“想要实现良性互动,就要建立符合现实条件的考核机制。”李玲认为,应该给三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指导医生设立一个考核激励制度,让提供帮助的医院和医生有成就感、荣誉感。“这是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推力。”
- 2010.12.31
- 2011.01.03
- 2011.01.18
- 201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