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不是真的“糜烂”
“我早就想说一下这个问题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科专家程易凡副主任医师说,“把宫颈糜烂作为一个‘病’,说这个‘病’有多严重,这个是不客观的。”
程医生给记者看了一个课件,上面有一部分关于“宫颈糜烂”的内容写到:西方学者已经废弃“宫颈糜烂”这一术语,而称其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并认为不是病理改变,而是宫颈生理变化之一。
“在美国,宫颈糜烂很早就不是病了,这个词也从教科书中被删除了。”程医生说,在国内,较早的教科书上还把“宫颈糜烂”列为慢性宫颈炎的症状之一,对其诊断的方法停留在肉眼观察的阶段,但是近些年国内的教科书上也已做了修正。“我记得第7版的《妇产科学》教材(2008年出版)就开始说了这个问题,要取消‘宫颈糜烂’这个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程医生说。
什么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医生一边画草图一边解释:女性子宫颈表面的上皮在胚胎发生期有两种,原始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鳞状上皮是多层的,有的七八层,有的十多层,看起来很光滑;柱状上皮是单层的,比较薄,可以透过上皮看到上皮下的血管,它们就像草莓挤在一起,也是一种生理结构。
通常情况下柱状上皮多位于宫颈管内,肉眼无法看见,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比如青春期时,子宫颈的体积迅速增长并大大超过子宫体,使宫颈柱状上皮暴露于宫颈外口,呈红色粗糙状。程医生说:“这并不是真的‘糜烂’,而是在女性体内激素激增时候发生的正常‘应激’反应。”
据了解,成年女性的宫颈糜烂发生率很高,在60%左右。而宫颈糜烂也是有可能“自愈”的,因为人体具有天然的恢复正常结构的趋势,暴露在宫颈表面的柱状上皮会逐渐被鳞状上皮取代,从而由粗糙变成光滑,不过这个过程耗时较长,短者数月,长者数年。
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并无直接关系
人们之所以对“宫颈糜烂”如此忧心忡忡、心怀芥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医学界一直将宫颈糜烂看作是可能发生宫颈癌的前兆。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因如此,不少女性一听说自己有宫颈糜烂,立刻紧张起来,担心是“癌前病变”的信号,非要把这个“萌芽”给扼杀掉。
实际上,最新医学观念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并无直接关系。“医学研究已经明确了,持续的致癌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也就是说,到底会不会得宫颈癌,主要是看HPV病毒的感染情况。”程易凡医生介绍,宫颈糜烂分轻度、中度、重度,分别是指“糜烂”的面积占宫颈面积的1/3,2/3,以及2/3以上,“糜烂”面积比较大的女性,相对来讲容易擦伤和感染HPV。
“有些宣传故意把宫颈糜烂说得很严重,每次看到,我就很生气。”程易凡医生表示,一些私营医院宣称的“宫颈糜烂可导致患宫颈癌的几率增加百分之多少”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过分夸大宫颈糜烂的危害,往往给女性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明明是个正常人,却误认为自己有病、不健康,想尽办法去治疗,也加重了经济负担。
曾经有一个病人,已经做过一次电熨物理治疗,仍然心有疑虑,还要求医生做第二次电疗,程医生无奈地说,这种过分追求“光滑”,是没有意义的。
- 2011.02.20
- 2011.01.06
- 2011.01.10
- 20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