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男孩小申一出生时,左侧大腿根和左侧阴囊内就有一个包块。当家长带小申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发现小申小肠嵌顿坏死,左侧隐睾睾丸扭转坏死,不得不切除一段小肠,同时切除已经坏死的睾丸。
此时家长追悔莫及。原来,家长在小申出生后半岁时就到医院就诊过,医生已经给出了诊断,“左侧隐睾合并疝气”,建议1岁之前手术治疗。家长以孩子小,怕孩子遭罪为由,一直未手术治疗,最终发生了这个惨剧。
早产儿更易发生隐睾
隐睾真的有这么可怕么?
隐睾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是小儿常见病。睾丸在胚胎时期并非在阴囊内,而是位于腰部的腹膜外,即相当于肾脏水平,随着胚胎的发育才逐渐降入阴囊。如果由于种种原因的阻碍,睾丸停留在腹股沟区或腹腔内,就形成隐睾。
隐睾发病率在早产儿约30%,新生儿4%,1岁时0.66%,成人0.3%。这表明在出生后睾丸仍可继续下降,但至6月之后,继续下降的机会明显减少,或者说已经无自愈机会。隐睾以单侧多见,右侧发生率略高于左侧。
隐睾不治后患无穷
小儿隐睾有哪些害处?
首先是生育能力下降或不育。正常小儿在生后生殖细胞开始转化,大约在生后6月完成这种转化。如果生殖细胞不能正常转化,则该侧睾丸将失去生育能力。隐睾患儿由于内分泌紊乱和睾丸的温度较高,这一转化受阻。另外处于“高温”状态下的隐睾睾丸组织学也会发生变化,而且从生后就开始了,1岁后组织学改变明显加快,至6岁时已经基本看不到正常的生殖细胞了。睾丸位置越高、治疗越晚,这种改变越严重。
其次是隐睾的睾丸恶变几率增大,“睾丸恶变”其实就是睾丸癌,一旦患此病,治愈机会非常小。不在阴囊内的睾丸温度比较高加之内分泌紊乱导致生殖细胞转化、发育异常而出现恶变。隐睾恶变的几率是正常睾丸的18~40倍;高位隐睾恶变率高于低位隐睾6倍;6岁以前手术者术后恶变发生率比7岁后手术者低。隐睾恶变的年龄多在30岁以后,成年后做隐睾手术的患者术中活检发现6%有原位癌。
第三,睾丸容易扭转,正常的睾丸位于阴囊内,比较固定,不易扭转,隐睾的睾丸位于腹股沟区、或腹腔内,不固定,容易扭转。隐睾的睾丸扭转后坏死的几率非常高,多数到医院手术时扭转的睾丸已经坏死。右侧腹腔内隐睾睾丸扭转后非常容易和急性阑尾炎相混淆,耽误治疗。
此外,睾丸外伤机会增大、合并疝气,对患儿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比如导致心理内向、孤僻、自卑、拒绝社会交往等等。
1岁前应手术治疗
小儿隐睾的诊断比较简单,小儿出生后,父母首先看看小儿阴囊发育是否对称,没有睾丸的那一侧阴囊发育比较萎瘪,也就是说阴囊发育不对称是单侧隐睾的主要表现之一;如果是双侧隐睾那么阴囊发育非常小。其次是触摸睾丸是否在阴囊内,如果在阴囊内摸不到睾丸则非常有可能是隐睾。虽然并不是睾丸不在阴囊里就是隐睾,但是家长应高度警惕,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患儿生后6月内有自愈机会,可以暂时观察,但是这种观察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患儿生后6月未愈则自愈的机会极小,应着手治疗,1岁之前完成治疗。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指激素治疗。激素治疗主要作用是促进生殖细胞转化和促进睾丸下降。一般认为睾丸位置越低治疗效果越好。由于激素有很多副作用和有人认为激素治疗能损害生殖细胞,近年来激素治疗颇受争议,应用受到严格限制。手术治疗是最安全,疗效最佳的治疗方法。手术应在1岁之前进行,尤其是双侧隐睾,如无特殊原因手术治疗一定不能超过1岁。绝大多数隐睾患儿能一次手术治愈,少数位置比较高的隐睾可能需要2次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应用,需要2次手术治疗的患儿明显减少。
只要及时正确治疗,多数隐睾患儿预后良好。生育能力的恢复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睾丸大小、质地、生殖细胞转化是否正常,是否合并睾丸附睾畸形等有关。一般认为,只要对侧睾丸正常,生育能力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 2010.12.31
- 2010.12.31
- 2010.12.31
- 201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