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呈大幅攀升态势,随着迅速到来的社会老龄化,这一局面进一步加剧。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人口迅速老龄化可能使我国慢病负担增加40%;而慢性病防治占我国医疗费用的80%。
“去年官方公布的数据,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在短短十年间,患病数人群成数倍的攀升。而其他疾病的发病人数,也令人担忧。”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表示,大量慢病人群的出现使我国进入慢性病的高负担期。未来要实现全民健康,需要借助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互联网平台,从外界环境和内在自我保健上下工夫,将“治已病”的思路转向我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的理念,让“不生病、少生病”与“治好病”并重。
把健康教育列入常规教育体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家为了庆祝某件事,往往就会大吃大喝一顿。事实上,日常生活中的高油、高盐饮食习惯对我们身体是极为有害的。”程京说,疾病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一是遗传,再就是环境和生活方式。当致病的内因外因都具备的时候,发病的几率会远远高于一般人。
全国健康素养监测在中国大陆(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36个监测点开展,结果表明,2013年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为9.48%,这意味着每100个人中只有9个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识和理念,形成了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并具备了基本的健康技能。而卫生部首次公布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6.84%,其中,慢性病预防素养最低,仅为4.66%。具体而言,超3亿人吸烟、80%人食用盐、油过量、经常锻炼人的比例不超过12%等慢病风险因素,没有充分引起公众的重视。
“建议把健康教育列入常规教育体系,让健康知识走进课堂,走进教科书、走进社区。从日本、美国等在慢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中看出,政府主导的强化教育居功至伟,我国可发挥体制在这方面的优势。”程京说。
“不生病、少生病”与“治好病”并重
程京认为,将“治已病”的思路转向我国传统医学“治未病”理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让“不生病、少生病”与“治好病”并重,才能使全民的健康得到更有效保障。
“中医有一个说法:上工是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治未病的核心就是养生,养生就属于上工。”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指出,《黄帝内经》中强调,不是已经得了病之后再去治,而是治未病。如果疾病已经发生了再去治理,就像是渴的时候再去打井,为时已晚。
“以预防为主的大健康体系是降低社会医疗成本、解决医改难题的突破口。目前,很多医院都在采取各种方式降低死亡率,但却没有很好地考虑和采取行动降低发病率。”程京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达到同样健康标准,预防上多投入1元钱,治疗就可减支8.5元,并节约100元抢救费。美国经过20年研究发现,90%的人通过健康管理和教育,能把医药费降低10%。
程京指出,受多种因素影响,体检频次不足是不能达到“治未病”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大部分人一年基本上只做一次体检,如果碰巧在50岁那年做体检时,当天的指标是正常的,但实际上可能某些功能已经开始出现不正常,这样测出来的结果就不能完全体现当年的身体状况。
“如果新的检测方式能够把费用降下来,使得自己能够在家里检测常规指标,每个月检测1次,一年就有12次,某些身体的改变可能在月检的时候就能发现;如果是周检,我们发现身体改变的确定性就会更高,就更容易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通过蓝牙传送到手机,再进一步推送到云端,让医生随时随地了解情况,疾病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防控。”程京说。
有针对性制定健康管理方案
程京呼吁,应该建立以个人为中心的监督管理系统,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而不是所有人都用同一种方案。
“要做到个体化,首先要了解个体差异性,如遗传因素多样性及后天因素复杂性。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其体质特点也是动态可变的。”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王琦认为,体质是疾病的载体,只有改善偏颇体质土壤,才能实现少发病、轻发病或不发病,可谓是斩“病”除“根”。运用体质辨识+调理体质,可以让疾病防治关口前移。
据王琦介绍,运用模块化的思维,通过对两万多例流行病学调查,可将人群分成九大类,即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研究发现,平和体质的人精力充沛,健康乐观。阳虚体质的人会手脚发凉,身体怕冷。阴虚体质会手心发热,阴虚火旺。气虚体质则气短少力,容易疲乏。痰湿体质的人身体肥胖,大腹便便。湿热体质会面色油腻,长痘长疮。血瘀体质常面色晦暗,脸上长斑。气郁体质多愁善感,郁郁不乐。特禀体质容易过敏,爱打喷嚏流眼泪。“在了解了这九种体质的特征后,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疾病防治。”王琦说。
“以对体质的研究为例,中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我国老百姓知道自己体质的非常少,而韩国、日本从我们这里学习之后却非常普及。”程京说,“去年有朋友去韩国考察,回来后告诉我在韩国连出租车司机都说要喝适合自己体质的饮料。如今,博奥颐和与王琦教授合作,也研制出了药食同源的体质调理饮料,偏颇体质的人通过饮用针对其体质的饮料可以将体质调理成靠近健康的平和质。”
“将‘互联网+’等技术跟我们的中医中药结合,相信我们在未病防治方面,一定会得到很好的发展。”程京说。
- 2015.07.09
- 2011.01.17
- 2011.01.07
- 201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