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建立病种准入制
高志良指出,现在乙肝治疗很不规范,虚假医疗广告、医疗信息满天飞。几乎每家医院都有肝病、感染病科,不管有没有人才都上马,实际治疗水平鱼龙混杂。比如,乙肝“两对半”的试剂准确性对病情也很重要。HBV-DNA检测旨在确认病毒活跃性,是抗病毒治疗前的权威依据。目前,全省经过国家批准、可开展HBV-DNA检测的只有一家,但却有很多医院声称他们也能做检测,准确度就得打个问号。
再如拉米夫定,疗程不够的话,病人一停药,病情就会反弹,补救治疗更麻烦。临床上很多患者是因不规范治疗导致药物性肝损害。他表示,乙肝治疗建立病种准入制迫在眉睫,必须对开设肝病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建立规范的治疗流程。
乙肝治疗忌过度用药
乙肝患者需要及时治疗,但积极治疗不等于过度用药。过度用药后患无穷。据不完全统计,43.5%的乙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存在过度用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有的乙肝患者打干扰素的同时,还口服核苷类似物,例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等。这种联合用药是非常不合理的。
重复使用同类药物:乙肝患者使用最多的是降酶药物,此类药物的主要成分和功效大多类似。例如,含有中药五味子的降酶药就有几十种,五酯胶囊,联苯双酯、降酶灵胶囊等。含有甘草酸成分的降酶药物也有几十种,例如甘利欣、美能、甘草酸苷等。这些药物最好只用一种,不宜联合使用。
过多使用保肝药:这些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保肝作用。
随意联用中西药:中药和西药如何搭配、怎样联合,非常有讲究。搭配不好药效会减弱,甚至有害。很多乙肝患者使用西药的同时又加服中药,这种组合未必对治疗有益。
无证据用药和滥用药:目前不主张乙肝病毒携带者使用抗病毒药物,但是许多人都在使用,有的还用两种以上。此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不能用于儿童,干扰素不能用于肝硬化患者,但是临床上不少患者在违规使用。
来源:广州日报
- 2010.02.27
- 2010.01.18
- 2010.03.31
- 2010.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