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药讯频道 > 药讯 > 医药新闻 > 正文
我国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www.yongyao.net  2009-3-6 17:01:21  来源:  责任编辑:
分享到:

2 工艺改进

2.1 莫西沙星

刘明亮等[2]对莫西沙星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以下改进:(1)文献中是用1在乙酐中脱水后经乙醚处理,直接和苄胺于1 8 0℃下搅拌反应,最后在乙酐中脱水得到2,改为在1脱水后先蒸除溶媒,不经分离直接和等当量的苄胺在二噁烷中室温搅拌反应,最后在乙酐中环合得2,收率由62.7%提高到91.8%;(2)文献制备3时是用2在乙二醇单乙醚中先后以Ru/C和Pd/C进行催化氢化,纯化后用LiAlH4还原,改为在THF中以单一的Pd/C催化氢化,无需纯化直接用LiAlH4还原得3,收率与文献相当;(3)将文献报道的3拆分后的萃取剂叔丁基甲基醚改为环己烷,收率由78.4%提高至89.4%;

(4)将文献报道的制备莫西沙星时用4与相应的母核羧酸直接缩合后经色谱柱纯化,改为用母核螯合物5与4缩合,最后水解得到莫西沙星。改进后的总收率为43.3%(图1)。

2.2 巴洛沙星

刘明亮等[3]首次报道了以γ-丁内酯为原料,依次经胺解、水解、与溴乙酸乙酯缩合、闭环、酯水解并脱羧、还原胺化和氢解脱苄等8步反应制得3-甲胺基哌啶(6)的合成路线(总收率为11.5%)。6与螯合物5缩合后水解制得巴洛沙星(图2)。

上法中合成6的步骤多,总收率低,难以实现工业化。王道林等[4]和刘之恺等[5]以3-氨基吡啶经甲酰化、酰胺基还原和吡啶环还原、成盐4步反应制得6的二乙酸盐(总收率为32%[4])或6的二盐酸盐(总收率为44%[5])。袁胜群[6]以3-溴吡啶经与甲胺亲核取代和催化氢化2步反应制得6(总收率78%)(图3)。

2.3 普卢利沙星

陈德俊等[7]改进了普卢利沙星重要中间体7的合成工艺:(1)文献将9粗品先溶于乙酸乙酯,过滤,滤液蒸干后用正己烷重结晶,改为9粗品直接用石油醚重结晶,收率与文献相当;(2)将文献9氯代反应的溶剂正己烷改为石油醚,考虑到10不稳定,故反应完成后蒸除过量的磺酰氯,不经重结晶直接环合;马淑涛等[8]将文献报道的7依次与哌嗪和侧链4-溴甲基-5-甲基-1,3-二噁环戊烯-2-酮缩合后水解制备普卢利沙星,改为将后两者先制成侧链化合物,再与7水解成的酸直接缩合,避免繁琐的柱色谱处理,操作简便。

程春生等[9,10]对普卢利沙星的另一合成路线进行工艺改进时(图5)发现,反应温度是影响由11制备12的关键因素,通过考察确定–10~–4℃为最佳反应温度,收率由70%提高至91.5%,同时可避免副产物的生成。此外,14的后处理方法由硅胶柱色谱分离改为正己烷重结晶,收率由58%提高至95.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