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泌乳素( PRL)异常升高,临床上出现月经量少,稀发,甚至闭经,伴溢乳,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当PRL > 25 ng/ml时( PRL正常参考值为< 25 ng/ml)可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近年来由于免疫放射检查(RIA)的运用和普及使本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中西医学对本病也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现将这两种医学体系对本病的不同认识分述如下。
1 西医学认识
1. 1 病因病理PRL是由脑垂体前叶泌乳素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类激素,其分泌受到下丘脑的双重调节。正常情况下,下丘脑对PRL的分泌起抑制作用,多巴胺是主要的生理性PRL抑制素,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 5 - 羟色胺(5 - HT)等则可刺激垂体分泌PRL[1 ]。当下丘脑多巴胺活性下降时,其抑制PRL分泌功能被解除, PRL即过度分泌,直接导致本病的发生。血清泌乳素升高可有多种病因和影响因素: ①生理性:如运动后、妊娠、产后、哺乳、夜间睡眠、应激状态及月经周期中的分泌期等。②药物性:如应用氯丙嗪、灭吐灵、吗丁啉、甲氰咪胍及口服避孕药等。③病理性:如下丘脑—垂体柄病变、垂体肿瘤、炎症、严重肝病、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多囊性卵巢综合征( PCOS)等。④特发性高泌乳素血症(即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 :由非器质性因素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 2 ]。其中垂体肿瘤,特别是垂体泌乳素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原因。傅佳峰[ 3 ]在对垂体泌乳素腺瘤的研究中提出,一般情况下PRL值越高( > 100 ng/ml) ,提示有垂体泌乳素瘤的可能性越大,但要特别注意一些大型无功能垂体肿瘤由于压迫垂体柄,阻断多巴胺通路,减弱了对PRL分泌的抑制,也会出现本病,但血PRL多小于100 ng/ml,以资鉴别。另外,就诊患者中,诊断为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的亦不占少数,现认为与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环境及饮食习惯等非特异性因素有关。
1. 2 与临床表现的联系PRL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引起并维持泌乳,故非生理因素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多有泌乳,可伴有乳胀。PRL还通过中枢及卵巢两条途径对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功能产生影响。高水平PRL可通过短路反射刺激下丘脑分泌多巴胺增高,影响雌激素对LH的正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LH分泌下降,从而降低了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敏感性,抑制了卵泡的发育和成熟,使机体不能形成排卵前的雌激素高峰和LH峰,并直接抑制卵巢合成雌二醇和孕酮,并可以干扰受精和胚胎发育,导致不排卵,出现月经失调、闭经、不孕、习惯性流产等[ 4 ]。男性因垂体泌乳素瘤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可在周围靶组织抑制睾酮转化为二氢睾酮,导致阴茎勃起障碍,表现为性欲减退和阳痿[ 5 ]。但检验指标和临床表现并非严格统一。林红等[ 6 ]对801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分析后发现,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可伴溢乳症状,但也可无症状;而有溢乳的患者其血PRL水平也不一定升高,建议对月经紊乱或闭经溢乳患者,尤其是对双侧乳房溢乳患者应做常规PRL检测,以排除高泌乳素血症,应根据患者所属的年龄段密切注意高泌乳素血症和垂体腺瘤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妇女的月经,胎孕,乳汁都是脏腑气血化生作用的表现。在女性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与乳汁的产生和分泌密切相关,任、督、冲一源而三歧,皆与胞宫相系,与月经、孕育息息相关。脾生血,肾精化血,肝藏血,而女子以血为本,另肝气疏泄有度,命门少火生气,气血充足,经脉通畅,应时下注胞宫则为月经,哺乳期充于乳房则为乳汁。
中医典籍中并无本病的直接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之归于月经后期、闭经、乳汁自出、不孕等病。对本病的病机,各家学术见解众多。何贵翔[ 7 ]认为,肝气不得疏泄,肾气不能化生精血,冲任不能固摄乳汁,气血失于调畅,则上为乳汁外泄,下为月经不调。耿嘉玮[ 8 ]则认为,肾水不足,肝失濡养,脾胃运化失常,故发为本病。朱方红亦认为,高PRL引起的溢乳、闭经、不孕,与肝失条达、肾精亏虚、脾胃失运、气血不足密切相关。许筱梅认为其病机多责之虚实两端,实则肝郁气滞,痰湿阻络;虚则脾肾不足,气血两虚,或虚实夹杂而致冲任失调,经血不能下达反上溢成乳,月经停闭不行。证候分型各家也颇有分歧。孔跃农等[ 9 ]将本病分为肝郁气滞证、肾阳虚肝郁证、肾阴虚肝郁证、脾肾阳虚痰阻滞证、脾虚血瘀证5型。袁惠霞等[ 10 ]则分为肝郁化热证与肾虚肝旺证两种证型。虽分证不统一,但均从肝郁、脾虚、肾虚入手。情志不遂,忧思郁怒过度,劳逸失当至阴血暗耗,肝失条达,气机郁滞,疏泄失常,不能应时疏泄气血于胞宫则成闭经,气血横逆上行则化为乳汁,气滞不舒则发为乳胀。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者,痰湿之邪阻滞经络,气血不循常道,不能归于血海则经少,溢于上则为乳汁,或脾虚气弱,生化乏源者可见经少。肾阳不足,气化失常,上不能温煦脾阳,下不能温养胞宫,形成月经量少,稀发或闭经或不孕,或习惯性流产。肝肾同源,精血相生,若肝肾阴亏,精血虚少,致血海充盈不足可致经少,闭经。上述病机亦可并见,如素体肥胖而又情志不遂则肝脾同病。病位在脾,肝,肾,虚实兼有,病证较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