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生活质量评价的临床意义
1. 5. 1 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上,病人总是面临着许多包括躯体上的心理上的针对他们处理能力的挑战。如影响生活质量的那些损害因素被一个具有良好测试性能精心构造的量表检测出来,医务工作者可以了解病人的康复需要,也就可以实施适当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 5. 2 评价治疗结果的终点:生活质量测定的根本原因就是获得一个全面的健康状态的评估结果,其目的是比较采取不同治疗方案的生活质量,而不同于康复需要时找出问题,生活质量遂成为评价基于临床试验的几种治疗方案的成本2效益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11, 12 ] 。
1. 5. 3 预测治疗反应:有研究表明:治疗前的活动状态或行为表现,是预测治疗反应的重要因子。在当前阶段,生活质量作为一个因子来预测治疗反应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生活质量量表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生活质量的测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指标和评定工具。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中,早期使用Karnofsky指数单一的结果来测量生活质量,此后有慢性心脏病问卷(Chronic Heart Failure Questionaire, CHFQ) 、Seattle心绞痛问卷、Minnesota心脏病生活问卷、Kansas城心脏病理问卷等;也有应用SF-36、诺丁汉量表、QOL指数来评价心血管病的临床试验。从总体上讲,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生活质量测量有4种常用方法,即:格式塔方法、针对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功能定向的方法以及详尽的通用问卷测量方法[ 13 ]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了解到生活质量评价在心血管疾病诊疗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现: 自1976~2007年Medline中收录的生活质量文献多达8万余条,随着生活质量研究的广泛开展和在医学评价中的独特性和优越性,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和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共同提议把生活质量作为医学评价的指标。
早在20世纪80年代, Oldridge等[ 14 ]就荟萃分析了10个随机的临床试验,发现心脏康复组的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20%~25%。Belardinelli研究发现运动锻炼2个月以后,锻炼组较对照组的生活质量积分有显著提高,并可改善射血分数、降低病死率。欧洲的慢性心力衰竭与分级运动研究的研究结果也与此类似[ 15 ] 。
2000年, Jolliffe等[ 16 ]又荟萃分析了共计7683例心脏病人,作运动锻炼组其总病死率减少27% (随机效应比值0. 73) ,全面康复组也有减少(随机效应比值0. 87 ) 。总的病死率和心源性病死率减少31%和26%。结果认为:以运动为基础的心脏康复显示出减少心源性死亡的效应,但这些实验的证据仍非强而有力,通过这个荟萃分析尚不明了仅仅做锻炼或全面康复哪一个益处更多。
在2001年,Opie[ 17 ]用荟萃分析了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 、利尿剂和阻滞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认为对于个别病人来说,生活质量的测定可能是决定性的。Testa等[ 18 ]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氨氯地平的临床实验中发现两者在降压和不良反应方面未呈现差异,但硝苯地平控释片较氨氯地平在生活质量、自觉健康状况和活力方面的改善程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