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变异“闹革命”,推翻药物高压成耐药
乙肝病毒虽然很小,却包含着“五脏六腑”,包含着好几个“区域”。其中,P区是目前几个核苷酸类似物的“兵家必争之地”,它们通过抑制P区聚合酶的合成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目的。
乙肝病毒深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道理,面对口服抗病毒药物对P区关键位点高密度、高频率的集中打击,乙肝病毒虽然不能直面迎敌,但聪明地采取了避其锋芒,改头换面的迂回政策。当一种药物长期“作用”于P区部位后,乙肝病毒“野生株”迫于“适者生存的压力”导致变异的发生。变异后的乙肝病毒会对药物结合的亲和力下降,甚至不能结合,结果药物就失去了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耐药,而此时的乙肝病毒则称为“耐药株”。
北京地坛医院的蔡皓东教授认为“乙肝病毒发生耐药是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就像我们在劳动时经常握锄把的手会磨出茧子,走路时脚和鞋子磨擦的部位会长出脚垫。”任何口服核苷酸类物都会发生耐药,只是发生的时间早晚而已
阻止病毒变异是不现实的,管理耐药的明智选择就是定期检测,尤其是在抗病毒开始后的24周(半年)时尽早加药,掌握病毒变异的第一手情报并及时采取措施,有利于解决耐药问题。
相关新闻
- 2010.03.22
- 2010.01.27
- 2010.03.21
- 2010.05.26
精彩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常见药品专题
常见疾病专题
药品
疾病
药企
药店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