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和医院不是老子与儿子的关系
虽然在周生来看来,医院去行政化乃大势所趋,但是他也知道,其难度之大甚或无从实现。“好的医院,省长、市长都想抓在自己手里。”因此,周生来认为,医改实际上是政府自我革命的过程,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决断实难完成。
一向提倡医院法人化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指出,在医疗领域,政府没有必要操心医院的质量提升和服务改善,而是应该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制度建设。把制度搞对了,亦即游戏规则合理了,质量高、服务好的医院能获得极大的好处(例如声誉和收入),它们自然就会像杰出的运动员一样自觉努力地提升自身的实力。
可为什么政府不乐意这么干呢?他分析,“去行政化”意味着剥夺卫生行政部门的某些权力,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据说,在卫生行政系统内部有著名的一问:“卫生部不管公立医院管什么?”问题是,很少有人追问这里的“管”究竟是“行政管理”还是“监管”?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实际上,如果推行了管办分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权力就会硬起来,整个医疗卫生的监管会大大加强,医疗服务、药品、疫苗的最低质量保障问题就会大大减少。但是,很多人并不满足于扮演裁判员的角色。
顾昕重申,“去行政化”的要害就是推动公立医院走向法人化。在法人化的制度环境中,所有公立医院同卫生行政部门脱离行政关系,解除上下级隶属关系。公立医院成为完整意义上的独立法人,对其所有活动,包括人员雇用、服务提供、资产购置、接待与投资等,独立承担所有法律(民事和刑事)责任。现有公立医院的行政级别没有必要保留。医院之间只有规模大小、服务领域、服务水平的差别,而没有行政级别的高低上下之分。
郑州市金水区卫生局副局长王炜在发言中说,政府总觉得和医院是老子和儿子的关系,政府说什么,医院就得听什么,实际上两者没啥血缘关系。“医疗事业有公益性没错,但那是政府的事儿,医疗机构不该背负超出其自身的义务。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去实现公益性,而不是以医疗特殊性为由强制医院做什么。”
政府应该抓小放大
公立医院去行政化,也不是“一脱了之”。一些基层医院的代表称,公立医院改革不是所有的医院都和政府撇清关系,搞独立法人、股份制,而应该分类管理,否则小医院、基层卫生机构很快就会垮台,三级医疗网也将成为空口白字。
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院长周国平在基层做了32年的院长。他说,基层卫生机构能活下来就是万幸,没人、没钱、没设备,政府拨的款连交水电费都不够,患者看不上眼儿,来看病也不放心,如果没有相应政策扶持,根本难以为继。因此,如果公立医院全部与政府脱钩,那么很快医疗领域又会“天下大乱”。
有人曾提出,公立医院改革要走国企改革的路子,抓大放小,从而激活医疗市场。由于有利于政府掌握优质资源,此论颇得到一些支持。北京大学教授孙东东则明确提出反对。他表示,国企改革已经证明,小舢板出海只有死路一条。放小医院,它要么乱来,要么关门。何况,基层是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的主战场,是最能体现公益性的地方,国家应该把二级以下医院管起来,通过财政、人事政策,让医生在那安心就业,让患者在那安心就诊。大医院是很能挣钱的,不需要政府给多少钱,而且也给不起,不如放开让它自由成长,政府只要监管好,别让它长野了就行。
“公立医院改革不是抓大放小的问题,而是抓小放大的问题。”孙东东说。
- 2010.05.27
- 2010.05.27
- 2010.02.26
- 201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