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药物用法不正确 降糖药种类很多,用法各异,用法不当,事倍功半。例如,磺脲类降糖药最好于餐前半小时服用,这样药物的作用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恰好同步,从而使降糖效果达到最佳;拜糖平的主要作用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应当与第一口饭嚼碎同服,空腹服药没有任何效果。再如,根据药物半衰期的不同,有的药需一天三次服用,有的每天一次即可。糖适平、美吡达等降糖药均属短效制剂,应当一日三次餐前服用,如果每日一次或两次口服,则很难使全天的血糖得到满意控制;而瑞易宁、格列美脲等药物均属长效制剂,每日服用一次即可。
八、药物继发性失效 有些降糖药物(尤其是磺脲类如优降糖、消渴丸等)服用一段时间后,效果逐渐减退,临床谓之“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其原因是由于病人自身胰岛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趋于衰竭所致,当病人胰岛分泌功能严重不足,则促胰岛素分泌剂(如优降糖、消渴丸、达美康等)的作用效果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效,因为此类药物发挥作用有赖于胰岛功能的存在。临床遇到药物继发性失效,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药物或换用胰岛素。
九、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大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体重超重及肥胖者,其血糖升高多是因为病人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并非血循环中胰岛素含量太低。对这种病人首选的治疗不应该是刺激胰岛素分泌或者补充外源性胰岛素,而是应当选择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等具有胰岛素增敏效果的药物,通过克服胰岛素抵抗来增强胰岛素的降糖效果。
十、其他药物的干扰 有些糖尿病病人身患多种疾病,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其中有些药物可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削弱降糖效果,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噻嗪类利尿剂、雌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因此,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病人在选用药物时,要全面考虑,尽量不用或少用对降血糖有影响的药物。
十一、气候因素的影响 临床发现糖尿病病人的血糖受季节影响而变化,寒冷刺激可促使肾上腺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肝糖原输出增加,肌肉对糖的摄取下降,从而使血糖升高。夏季炎热多汗,应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也会使血糖升高。
十二、未被识别的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主要见于儿童。目前看来,成人阶段发病的1型糖尿病也并不少见,由于其某些症状与2型糖尿病颇为相似,如发病迟、起病隐匿、病程初期对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加上目前糖尿病相关抗体的检查尚未普及,因此常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这种病人的胰岛功能衰竭很快,口服降糖药的疗效不会维持很久,应尽早给予胰岛素治疗。
总之,血糖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对血糖的控制,只有医患合作,共同分析,找准原因,因人制宜,采取相应措施,才能使血糖达到满意控制。
- 2010.03.25
- 2010.05.23
- 2010.05.25
- 2010.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