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众合理用药援助系统
药品查询
请勾选查询条件后检索
药品名 企业名 批准文号 功能主治
你的位置:首页 > 用药与健康 > 用药常识 > 药物副作用 > 正文
药物减肥并非风平浪静
www.yongyao.net  2010-7-28 21:26:46  来源:广东省全民用药安全宣传手册  责任编辑:candyxie
分享到: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往在许多人心目中被看成是“发福”的肥胖,如今已风光不再,肥胖已成为对健康的潜在危险,引起了肥哥胖姐们的忧虑和焦灼。据媒体报道,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现今人类健康的十大杀手,肥胖被排名在第九位。

减肥瘦身不仅是热门话题之一,更是不少白领阶层人士所追求的一种时尚。有人往往会毫不心地从钱包中掏出一叠叠的钞票去购买那些价格不菲的为广告大肆宣传的减肥“灵丹妙药”,都很少去考虑药物减肥并非是那么轻松和安全,虽不说是陷阱满佈,但至少中招者不乏其人。为了您的健康,以下我们不妨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一连串药物减肥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作些回顾吧!

药物减肥的贰次灾难

1931年美国的名牌高等学府史坦福大学的药理学家和医生,对一种能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名叫二硝基酚的减肥新药做了药理实验。113名肥人志愿者,连续服药4个月没有发现严重副作用,于是就匆忙作出了“遵医嘱服,绝对安全”的结论。

当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出现了“肥人如云”的情况,他们对减肥药有迫切的要求,生产减肥药也已成为好赚钱的门道,一时之间有20多家药厂争相生产二硝基酚。据说在很短的时间内有近万肥人服用过这种“绝对安全”的减肥新药,可谓盛况空前。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就出现有人中毒的报告。皮肤过敏,大汗淋漓,极度虚弱,有的人骨髓被抑制,白细胞急剧下降,并有死亡报告。而较多的受害者则是患上了白内障,估计有1/100的人因失去了视力看不见东西,而告别了“光明的世界”。

另一起减肥药灾难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当时瑞士首都伯尔尼大学医院心脏病专家格特纳,突然发现有的年轻人,且多是体型肥胖的年轻妇女,患上了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症。在以往有时1年也难见到一个此类病人,但如今在短短18个月内就有20多人来就诊,令格特纳医生惊疑不已。

同样异常的情况亦出现在西德和澳大利亚,经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进行调查,了解到这些患者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服用过一种名叫氨苯恶唑啉的减肥药。之后的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这种减肥药可引起肺高血压的严重不良反应。从1965~1970年间,中招者为308例,其中死亡26例。真相大白,罪魁祸首氨苯恶唑啉相继在瑞士、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被宣布禁用,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返回资讯中心 返回资讯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