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机理
药物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味觉感受器而导致味觉障碍,已知的途径可能有:药物本身的味道;通过直接的或继发过程(例如酸通过胃食管反流)而损害味觉受体;免疫抑制和有关的后遗症(如口腔念珠菌病)的影响;紊乱的神经元冲动散播(如通过影响钙内流,使外周神经元脱髓鞘);神经递质功能改变;与味觉相关的更高级的感觉信息过程改变;口腔黏膜的干燥限制了化学物质通过受体部位;抗精神病药物可致口腔干燥综合征而影响味觉;改变唾液和黏液成分的产生和化学组成,虽然唾液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口腔水分并起滑润作用,但它对于缓冲酸碱及增加可溶性化学物质到味觉受体是必需的;在药物所致味觉功能低下的患者中,约50%的患者血清锌浓度是降低的,其原因可能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与锌形成水溶性络合物,或某些药物增加尿中锌的排泄,从而导致体内锌不足而引起味觉障碍。
预防与处理
预防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可改变饮食结构,多食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猪血、猪肝、肉类、芝麻、松蘑、黄豆等。其次,测定血锌浓度,如果血锌浓度低可通过加服锌制剂以提高血清锌浓度。第三,如果明确了致味觉障碍的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使用看能否改变味觉障碍状况,如无效则换用作用相同而致味觉障碍作用低或无此作用的药物。
多数情况下味觉障碍与药物剂量呈相关性,减量或停药后可恢复,如果药物引起的障碍严重到影响生活质量,就应该考虑停药。锌制剂可纠正药物引起的味觉障碍,茶碱、氟化物、镁等促进环磷酸鸟苷(cAMP)合成的药物对部分患者也具有较好疗效。有报道称口服柴胡龙骨牡蛎汤(浸膏、颗粒剂)及大黄甘草丸治疗3个月,可使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味觉障碍恢复30%,用药1年后,味觉障碍完全恢复。
总之,能引起味觉障碍的药物种类不少,但以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多见。虽然药物引起味觉障碍的临床后果并不严重,但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预防和积极处理药物引起的味觉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2010.03.17
- 2010.01.26
- 2010.03.22
- 2010.02.22